聽不到聲音,也說不出話語 但他們會演奏《迎賓曲》歡迎你
組建聾啞鼓隊
5年前,萍鄉市上栗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朱桂萍冒出一個想法:既然學校有音樂活動課,為什麼不組建一支特殊的樂隊呢?這樣可以讓全社會都來關心殘疾孩子,更重要的是還可以讓自卑的聾啞孩子通過表演恢復自信心,讓他們活出自己的精彩,增強他們頑強生活的勇氣。
想法一出,就立即施行。有10多年特殊教育經驗的鄧志萍老師擔任了鼓隊教練。
學校當時有50多名殘疾學生,其中有40多名學生是聾啞人。於是,學校從中選出音樂天賦比較好的15名聾啞孩子。其中,指揮手1個,大鼓手2個,小鼓手10個,?手2個。
就這樣,一支完全由一群聾啞孩子組成的鼓隊誕生了。
艱辛排練生活
聾啞人聽不到聲音,但演奏必須把握很好的音樂節奏感,這對於孩子們和排練老師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在排練中,鄧志萍先讓孩子們用嘴去讀節奏,然後再用手打節奏,而且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復節奏,直到所有隊員把節奏記牢。而這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配合的過程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雖然他們不能說話,但他們能用嘴發出微弱的聲音。雖然她們聽不到音樂,但是手語就是她們的耳朵。他們的排練很艱苦,但所有的孩子都沒有放棄,沒有一個孩子在排練中落淚,也沒有一個孩子中途退出,他們一直在默默努力,他們堅信,別人能做的事情,他們也能完成。
鄧志萍老師說,在排練中,一名叫曾一鳴的孩子很引人注目。她是7歲時被選到鼓隊當小鼓手的,現在11歲了。她是鼓隊中年齡最小的。她聽不到任何聲音,卻硬是用自己柔弱的軀體扛起了幾斤重的小鼓,任鼓帶勒進她的皮肉,年幼的身體也不得不向前傾,但她的小手依然在敲打著那只心愛的小鼓,縱然已經敲了上千遍,她也沒有失去對小鼓的鍾愛。她手語表示,她喜歡敲她的小鼓,她要用她的小鼓敲出世界上最動聽的音樂。
就這樣,一年後,《迎賓曲》終於排練好了,他們又開始了《歡送曲》的排練。這一排,又是一年。
演出感動觀眾
艱辛的付出也就意味著收獲。那是一次『助殘日·獻愛心』活動。隨著鼓隊女指揮的手一揮,頓時,大鼓聲、小鼓聲、鈸聲響起。配合默契,旋律分明,霎時,一支熱情歡快的《歡送曲》如行雲流水般奏出。大鼓聲音渾厚如雷,鏗鏘有力;小鼓聲音響亮清脆,節奏鮮明;?聲洪亮而不混,節奏齊而不亂;而鼓隊的指揮手,更是乾淨利索,有板有眼。
當這些孩子退場後,臺下的觀眾沸騰了。
這一演就演得不可收拾了,他們的知名度越來越大,很多慈善演出都請這群孩子去表演,讓更多人知道,正常人能做到的許多事情,聾啞人也可以做到,更多的人從他們的身上感到了振奮。
現在,這支鼓隊正准備擴大規模,讓更多的聾啞孩子都參與進來,讓他們體會人生的精彩。
本報記者杜金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