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論-社福津貼還有制度化的可能嗎?

作者: 本報訊 |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1月25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本報訊】


馬英九總統於10月中旬宣布,自明年起老農津貼及八項社福津貼將每隔四年依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漲幅加以調整,以建立社福津貼制度化的調整機制;隨後內政部長江宜樺也召開記者會表示,此一制度可以避免喊價式的選舉文化,是台灣社會福利制度的進步。


根據10月中旬這個制度化的調整機制,基於過去四年台灣的CPI上漲5.27%,因此從老農津貼、老人津貼、原住民給付等所有社福津貼全數調升5.27%,每月的老農津貼由6,000元調升至6,316元,敬老津貼由3,000元調升至3,158元。總計老農津貼加上八項社福津貼的受惠人數有287萬人,經此調升後,政府每年需額外籌措68億元的預算。


我國財政自2000年以來,年年入不敷出,近三年的中央政府財政赤字年年皆逾3,000億元,也因此累積的政府債務急速升高,已瀕臨公債法所訂的債務上限。而在此一情況下,政府明年度的公共建設已捉襟見肘,許多建設也因為預算無著而推遲。然而儘管財政如此困絀,政府還是如期幫軍公教調薪,這項調薪案使得每年政府增加200多億元的財政負擔,是以社福支出制度化以降低財政壓力已是勢在必行。江部長於10月中旬即表示:「如果老農津貼與八項社福津貼都調高1,000元,國庫每年將增加292億元,政府財政狀況將無法支應。」


馬總統、江部長這些暮鼓晨鐘的談話言猶在耳,詎料在選舉的壓力下,於日前出現政策大轉彎,決定給予老農津貼加碼1,000元,其餘八項津貼也全數依此一調幅(老農津貼的調幅為16.7%)為基準上調,調幅由原來的5.27%推升至16.7~33.27%。如此一來,每年所需增加的社福經費(老農津貼加上八項社福津貼),也由原規劃的68億元大幅提高至205億元。


府院在短短一個月內政策大轉彎,之前不願依附喊價式選舉文化的談話、洞燭美歐財政危機的遠見,在選情告急下全被拋到九霄雲外,於是把社福津貼制度化一事向後推遲四年。但天曉得,四年後的選戰再起,誰還會遵守這個依CPI漲幅調升的規則,屆時豈不又要將其再往後推四年。如此沒完沒了,直到台灣財政崩潰如希臘、義大利而後已。


面對市場經濟所出現的貧富差距,政府有責任扮演重分配的角色,以讓經濟成長的果實能讓更多人分享。而要實現所得、財富的重分配,就必須透過賦稅的課徵及社福津貼的發放,因此適度採取累進稅讓富人多繳些稅,並在社會正義的原則下,給予經濟弱勢者津貼扶助,皆是政府施政的要務。不論從長期的經濟發展來看,或是從普世的社會正義而言,透過重分配改善貧富差距,對一國經濟社會都是有益的。


因此,我們並非反對政府調高社福津貼,而是反對政府長期以來喊價式的選舉文化。因為這一文化所形成的所得重分配,經不起社會正義的檢驗。許多人心中早有疑惑,何以同為老年人,老人津貼只有3,000元且有排富條款,而老農津貼高達6,000元且無排富條款,難道多數老人比擁有田產的老農更有錢嗎?我們相信少數自職場金字塔頂端退休的老人,可以好好享受退休的生活,生活確實優於老農,但以國內勞工退休年金起步如此之晚,多數自勞動市場退離的老人,其退休生活豈不更為艱困?豈不更應獲得政府的協助?


再者,從我國的政府債務快速升高,加上還有逾13兆的潛藏債務看來,這個財政環境也已不允許政府如此隨興的揮霍。近一年歐洲陷入主權債務危機,希臘、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等歐洲國家已嚐到國家債務升高對經濟的傷害,紛紛展開改革。但直到如今我們的決策當局,不知是不了解台灣的財政困境,抑或是迫於選舉的壓力,竟可以一方面大幅調降遺贈稅、營所稅,但一方面又大幅發放社福津貼。試想,天下豈有這等好事?長此以往,我國財政終究要重蹈歐洲各國的覆轍。


今年10月中旬當馬政府宣布社福津貼制度化之時,我們慶幸決策當局終於有此擔當,無懼於選舉壓力,而以台灣長期的發展為念,可謂當代政治家的典範。遺憾的是,執政當局如今還是屈服於選舉壓力。如此看來,台灣的財政要改善、社福津貼要制度化,依然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