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欽裕經過長時間的痛苦復健才能讓手指正常彎曲、伸直。爸爸一路上都陪著伴著他。(呂家慶攝)
- 2012-12-09
- 中國時報
- 邱俐穎
從有意識開始就一直進行復健、早療 醫生曾斷言他活不過1歲如今18歲的胡欽裕 在父母細心照料下 憑藉堅強意志 考上大學
8歲、身高卻只有130公分的胡欽裕,罹患相當罕見的「耳齶指(趾)症候群」,出生就有嚴重顎裂、極重度聽障、手腳攣縮畸形、腦水腫、脊椎側彎等問題,1天更需接受呼吸治療長達10至12小時,但疾病並未打退他的求學意志,今年不僅考上國立大學國際企業系,還自修取得電腦軟體應用乙級證照。
胡欽裕的爸爸胡進興說,當時欽裕的哥哥也因同樣症狀,出生1個月就過世,懷第2胎時,夫妻倆相當謹慎地做了羊膜穿刺,欽裕也是足月出生,但仍然和哥哥是相同症狀,醫師曾斷言這樣的孩子活不過1歲,但抱持著「醫學在進步,存在就有希望」,努力不放棄,才能看著胡欽裕考大學。
由於耳齶指(趾)症候群為漸進式的疾病,目前國內沒有聽說類似個案,胡爸爸說,欽裕從小到大病痛不斷,手指、腳趾攣縮、顎裂,無法呼吸,出生後前8個月都需要仰賴氧氣罩及鼻胃管,更因漏斗胸產生肺水腫,直到1、2歲才發現。
胡欽裕從有意識開始就一直在進行復健、早療,對抗全身性的疾病,從小到大經歷大小手術,但麻醉手術卻潛在著醒不來的風險。
因身上的二氧化碳無法排出,胡欽裕每天要進行長達10小時的呼吸治療,還
須忍受長時間的呼吸面罩壓迫,高二曾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但胡欽裕一出院就急著想回學校,持續半年得仰賴氧氣機、呼吸管才能上課,但胡欽裕不願向疾病低頭。
不僅如此,胡欽裕右耳幾乎失聰,左耳逾100分貝的聲音才聽得到,上課必須倚賴左耳助聽器及FM調頻接受器才能聽清楚上課內容, 雖然脊椎嚴重側彎仍賣力抄寫筆記。疾病讓胡欽裕的求學路上走得比一般小孩艱辛。
「我喜歡運動!」雖然手指及腳趾攣縮,走路還得穿著厚重的矯正鞋,胡欽裕說,自己小學時就很喜歡運動,常喜歡打棒球、騎腳踏車,更熱愛跟同學一起上體育課。
從小到大夫妻倆細心照料,陪伴著欽裕一路成長,胡爸爸說,欽裕外觀雖堅強,但晚上仍會偷偷掉淚,「但值得感恩的是,這孩子全身上下有那麼多問題,但至少能走路,還能扒一口飯吃」、「也因為是自己的孩子,無論什麼事我們都願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