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擷取自葉阿里-從「聽說」看聽障文化
大家要先釐清一個觀念:耳朵聽不見不一定等於不能說話,反之,不能說話的人,也未必是聽障人士。
聽障的原因有很多種,甚至有部分聽障者本身聽力正常,但無法理解他所接收到的那個訊息代表什麼意義,而導致「有聽無懂」,不過多數的的聽障者就和一般社會大眾認知的一樣,都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聽力受損。可能的原因包括:高燒、遺傳、先天器官不完整、病毒感染......等等。
看到這邊可以發現到,聽障者們多半是聽力受損,但他們的發聲器官是正常的。因此,聽障者如果透過輔助儀器,並接受「說話訓練」、「聽話訓練」及「語言治療」,他們還是有機會能夠以口語表達意思的。例如大家所熟知的聽障名模王曉書,她也具備用口語和聽人溝通的能力。
▲手語是視覺性語言因此地區性濃厚。(圖/取自Pixabay)
很多人都會以為手語是完全對應中文,一個字或詞,就會有一個對應的手語動作,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在語言學的領域裡,手語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存在。有別於世上多數的聽覺性語言,它是唯一一種視覺性語言,早期沒有文字可以記載,加上資訊傳播的侷限性,讓手語成為了一種地區性相當濃厚的語言。
台灣的手語源自於日本,初期北台灣屬於東京手語系統,南台灣屬於大阪系統,不過近年來因為資訊和交通都變得便利,台灣各地的手語交流越來越頻繁,不見得會統一,但在溝通上勢必能更暢通無礙。
若從語法結構來分的話,台灣的手語還可以分作「自然手語」和「中文式手語」(或稱文法手語),在「聽說」電影中,所有人使用的都是自然手語。(劇中的演員都打得很好!)一般學校社團學的,多是中文式手語,我相信大部分學校手語社的成員應該無法看懂劇中的手語,這不是程度好壞的問題,而是學的原本就不一樣。
▲星巴克手語店。(圖/翻攝自星巴克官網)
自然手語顧名思義,是自然形成的手語,使用的是聽障人士們特有的文法結構;而中文式手語則直接使用中文文法,甚至會有照字面逐字翻成手語的現象,對聽人來說,是一種較容易上手的手語,但這樣的手語其實對多數的聽障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
不過近年來中文式手語的使用人數有增加的趨勢,特別是年輕一輩的聽障人士,因為教育環境的提升,以及聽力輔助工具的進步,不少家長希望能讓小孩接受和聽人一般的教育,而自然手語的文法和中文有段差距,相較之下,中文式手語便是一個不給聽障學童帶來額外壓力的選擇。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認同這樣的趨勢,有人擔心手語因此失去它的自主性,也有人認為不應太依賴輔具(如助聽器),而這些爭議的討論並不在本文的範圍。
聽障人士有其文化,然而卻不是和聽人格格不入的,台灣整體來說,並不是一個對身心障礙者友善的國家,不平等的問題不僅是聽障者會遇到而已。這篇文章除了分享一些聽障和手語的經驗談外,也誠摯地希望看到的人都能從自身做起,讓這些在我們身邊並不罕見的朋友們,不感受到陌生的異樣眼光。
原文網址: 平時對聽障者誤會大了!原來手語並非國際共同語言 | ETtoday生活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201/1356268.htm#ixzz5ek5A9xce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