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失聰女照學結他唱K 方包:沒甚麼困難可難倒自己
試過到快餐店點餐遇到不便,也因聽不到茶餐廳叫號而錯過,生活上偶有困難。(曾有為攝)
讀書感孤獨,投身工作後,也曾有過不快經歷。上班時同事會邊工作邊聊天,惟個個看着熒幕,她讀不了唇。雖然知道他們在討論得興高采烈,但完全不知道他們在說甚麼。沒有人會翻譯給她,也沒有人會邀請她加入話題。
然後我便收埋自己,好不開心,根本參與不了他們。
幸好現在理解的人多了,更懂得怎樣跟方包溝通。
將情感放於畫內
聽不到世界的喧嘩,也表達不了內心的聲音,於是她把想法、感受投放於畫中。「小時候會畫卡通人物,如超人打怪獸、多啦A夢。」
畫畫記錄生活變成了日常事,方包唸高級文憑時選修設計,也在那時開始畫四格漫畫,漸漸發展成「我的無聲世界」專頁。以漫畫分享自己的故事,讓健聽人士了解聾人心聲。
開設專頁後,方包收到不少人的打氣信息和留言,令她非常感動。(我的無聲世界Facebook Page)
方包以夢想、動力形容畫畫的意義,再加一個形容詞,她說使命。她渴望將自己的畫作印成書,帶入學校讓小朋友閱讀。
假如從小教育,他們就會知道怎樣跟我們相處。
社會缺乏對聽障人士的包容體諒,存在未釐清的謬誤,源自於接觸太少。
無聲躍動的音符
自小已經覺得玩音樂是件開心事,方包不想人生留遺憾,故今年開始學結他。
彈結他很有型,但小時候覺得自己沒可能做得到。長大後覺得(自己)有太多事情沒試過,所以不理這麼多了。
就算聽不到,都會感覺到音樂的奇妙。
不能依靠聽覺分辨彈奏對錯,她便牢記和弦指法,並用手機程式為結他調音,學1首歌要2至3個月。至今大約一年,已學懂4至6首歌。
方包一星期練4次,7時半起床,練半小時、一小時就上班,更說想跟其他殘疾人士組樂隊,練好後有機會就表演。(曾有為攝)
樂觀正面非天性
方包給人一種樂觀積極的感覺,但她指樂觀非天性,是事過境遷後的體會。
經歷了這麼多不開心的事,所以現在沒甚麼困難可以(難倒自己),近一兩年開始接受了自己,看開了。
我不是一個樂觀的人,只是想通了,不再執着,平淡過生活就好。
撰文 : 吳霆俊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