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黑龍江牡丹江市東一條路菜園街上,有一家特殊的麻辣燙小吃店,僅開業11天便遠近聞名,80平方米的空間裡,即使坐滿了客人,也依然安靜無嘩。小店的三名合夥投資人和一名服務員都是聽障者,他們用手語和眼神互相交流,用貨真價實的美味和溫情優質的服務吸引顧客。店主范萍通過微信向香港文匯報講述了圓老闆夢的故事。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欣欣 黑龍江報道

今年48歲的范萍與紀衛民是30多年的老同學了,之前她們一直都在機動車檢測中心工作。去年單位解散後,兩人一直夢想開一家自己的小店,於是找到了多年前結識的32歲聽障朋友趙磊。

趙磊為人踏實勤快,這些年為了生計,賣襪子、賣烤冷麵、賣臭豆腐,啥都幹過,每天能掙些辛苦錢,養活一個4歲的女兒和無業的愛人。

三人雖然後天遭遇傷病致聾,但從未向命運低頭,對開店的目標一拍即合。經過多方考察和食品味道嘗試,以清水煮湯的麻辣燙配特色芝麻醬的主打小吃,開啟了三人的創業之路。

僱了一名同為聽障者的服務員,投資十多萬元人民幣的小店就這樣「靜悄悄」地開張了。

無聲勝有聲 手指指就行

走進店內,環境明亮整潔,菜品陳列一應俱全,更特別的是,店內多了些「指路牌」。為方便與顧客交流,他們把顧客在進食中常用的話寫在牌子上。「多麻少辣」、「不麻少辣」、「打包」......客人有什麼口味的要求,只要指指牌子就行了。

范萍說:「很多第一次來的客人不知道全屋都是聽力障礙人,一進來就說話點餐,我們只能指指耳朵示意聽不見,引領他們到展菜櫃,他們非常驚訝,但吃完飯後便露出滿意的笑容,就是對小店最大的認可。」

留言簿上,寫滿了客人的留言:「環境好、味道好,好好幹!」「有的客人向我們伸出大拇指,雖然我們交流不多,可以看出他們真心尊重我們!」范萍說。

小店開張十多天了,顧客對這裡獨特的環境和味道記憶深刻,甚至口口相傳,回頭客帶新客,大家用頻頻光臨來鼓勵和支持四名聽障朋友,讓他們信心倍增。

雖然聽不見,但對生活的樂觀讓他們養成了頑強、堅韌的性格。「不向命運低頭」、「努力超越自我」,是大家一致的「座右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