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聾教育會議暨亞太地區聾會議
張蓓莉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參加會議經過
第一屆世界聾教育會議(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ducation of the Deaf)於一八七八在法國巴黎舉行,其後不定期由世界各國陸續舉辦,一九七○年之後每隔五年舉辦一次。亞太地區聾會議(Asia-PacificCongress on Deafress)始於一九八六年,第一屆由香港主辦,其後每二至三年舉行一次。今年適逢兩項會議都將舉辦,為使參與者沒有遺珠之憾,澳洲啟聰教師學會在爭取到主辦第十九屆世界聾教育會議之後,又爭取到主辦第七屆亞太地區聾會議的機會,使得今年的會議得以雙項合一。
本屆會期自 二○○○年七月九日 至十三日於澳洲雪梨舉行,共計五天。第一天報到,其他四天舉行會議。根據大會統計,這次與會者共有九六三人,分別來自五十七個國家地區。其中與會人數最多的是澳洲、美國、紐西蘭、荷蘭的代表。台灣共有啟聰教育界教授、教師、聽障學生家長、耳鼻喉科醫師、聽力檢查師、語言治療師等二十六名代表與會,並發表了十四篇論文。
本次大會沒有特定的主題,討論或發表的子題包括了:語文、融合教育、聽覺說話訓練、雙語雙文化方案、手語溝通、聽力學、耳蝸移入方案、高等教育、早期介入、聽覺口語教育、發展中國家的啟聰教育等。會議期間大會安排了七場專題演講、十三場工作坊、十三場陪席式討論、六十五場次二八五篇論文報告,以及一三五篇海報論文發表。另有十四家廠商、學校或機構提供二十二個展覽攤位。每天從早上八點三十分到傍晚六點三十分是議事進行時間,晚上則有社交活動。與會者既有豐富的知性交流、分享,也有感性的國際友誼聯繫,不過此次大會並未安排任何參觀活動。
澳洲總督William 爵士夫婦蒞臨了大會開幕式,William 爵士特別學了手語以綜合溝通方式致歡迎詞,讓與會者充分體會到他的用心與誠意,他並期盼大會經過四天的討論,在不同觀點的激勵下,能達成的目標是:提供聽覺障礙兒童在二十一世紀能充分發揮潛能的教育。開幕式除了總督的致詞外,大會尚安排了雪梨Eora 原住民的表演,其充分展現澳洲重視原住民文化的用意,令人印象深刻。為了方便聾人的參與,手語翻譯及字幕向來是「聾」教育相關會議特色,本次大會亦不例外。大會
出席國際會議報告
在所有的活動中提供澳洲手語及國際手語翻譯,總共動員四十名手語翻譯員,另於專題演講時提供大螢幕與字幕服務。大會邀請的專題講演主講人Robert Davila 博士是一位以手與人溝通的聽障人士,他以千禧年的聽障教育為題回顧聽障教育及相關領域過去、現在的發展與未來的展望。大會如此的安排除了肯定Davila 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是彰顯聾人典範。聾人參與大會的人數也不少,而他們參與的項目從專題演講、專題討論、發表及發問都有相當程度的表現,相當令人佩服。
2.與會心得
大會各項活動的安排時間相當緊湊,吸引筆者的議題甚多,但限於時間,筆者僅能做選擇性的參與。
綜合所聆聽、參與的場次及國際友人交換意見,簡述心得如下:
一、重新審視聽能訓練的重要性與可能的效果
配戴合適的助聽器,充分運用殘存聽力一直是啟聰教育的重要主張,但是在助聽器技術仍有限制之前,聽能訓練的效果也就跟著受到限制。不過近十年來隨著助聽器的精進與人工電子耳的問世,提升聽的能力已經不是夢想。訓練「聽知覺」的成效已經得到肯定,利用「聽知覺」學習口語的成效也不錯。因此聽覺口語治療或聽覺口語法日益受到重視。聽覺口語是否能夠成功在於「配戴合適的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與「訓練聽知覺」。這兩項主張引伸出來的必要配合條件即是「早期發現」、「早期介入」、「建立聽的環境」。因此先進國家積極開始新生兒聽力篩檢計畫,發現聽障嬰幼兒之後,及早為之配戴助聽器,並提供早期介入,更呼籲家長為聽障嬰幼兒建立「語音環境」。
目前國內的聽障家長對於「口語溝通」一直持有高度的期盼。不過國內環境能配合「聽覺口語」策略的相關措施卻有所不及。首先在早期發現方面,「耳音傳射」需要的經費及檢查時間都相當有限,是相當不錯的嬰幼兒聽力篩選方法,但是到目前為止衛生單位並沒有規定新生兒在出院以前應該接受這項檢查,以致喪失早期發現的契機。
配戴合適助聽器是一項專業,也有一定的流程與時間。不過國內聽力檢查師人數有限,助聽器銷售廠商也不一定聘請聽力檢查師,因此聽覺障礙學生配帶的助聽器是否合適,並沒有保障,也因此聽能訓練不易達成預期的效果。
人工電子耳是一項先進但昂貴的科技,可以幫助內耳毛細胞受損的聽障者聽取聲音。依照先進國家的經驗,是否應該接受人工電子耳需要半年的評估,其重點在於配戴合適助聽器,經過半年聽能訓練仍沒有效果的聽障者才適合接受此項技術。而戴上人工電子耳後,必須經過三年密集的聽能訓練,聽障者才能表現「聽」的能力,其「聽障」的事實依舊存在,只是「特殊需求」減少而已。反觀國內不少家長耗盡財力所及為孩子配戴人工電子耳,以為從此孩子成為「聽人」,卻沒有及時進行並配合「聽能訓練」,因此帶上數十萬元的「人工電子耳」後,僅能聽到一些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非語音」聲音。這實在是誤用「人工電子耳」,浪費資源的作法。
學校的語音環境由教師負責,在回歸主流或融合的教育趨勢下,聽障學生的學習環境是「語音環境」;但是回家之後的環境或是嬰幼兒的家居環境是否為「語音環境」就要靠家長了。從另一個角度看,選擇「口語」的家長更要積極參與聽障孩子的「聽能復健」過程,如此才會有所功效。
二、重視手語與聾文化
百多年來啟聰教育對該採取何種溝通模式,手語或口語,一直沒有定論。有意思的是,雖然助聽器與人工電子耳已經可以提升極重度聽障者「聽」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重視手語對聽障者的益處與重視聾文化的呼籲也齊頭並進。大會邀請本身是聾人,以手語溝通的Robert Davila 博士擔任大會專題演講人,即是例證之一。他並不極力主張應該使用口語或是手語,但是強調聾人的溝通問題應該受到重視,尤其使用手語者的遠距溝通需求,無論是電化打字-列印儀(teletypewriter-printer device, TTY)、傳真機、網路溝通、電話中繼系統,都應充分考慮使用手語者的需求。
Dijk 的研究報告說明手語對聾多障學生的有效性,並強調不要給聾多障學生太多刺激。他以神經生物模式解釋大腦概念形成與多障兒童克服壓力的關係。加拿大、瑞典、丹麥、蘇俄、英國、荷蘭、美國的代表也都報告了手語在其國內啟聰教育界的運用情形。基本上除了教手語,重視聾文化外,也強調手語與主流語言的關係與在學習上的相互配合。值得一提的是A. Toth ,一位社會工作者,呼籲聽障既非疾病,也非先天缺陷,他認為聽障只是「溝通」與「文化」上與聽人不同,他們的語言應該受到重視,讓他們自行決定自己的需要。這樣的思維對許多口語主義者或許不能接受,但是從既有的文獻與社會學的觀點,這種主張也有其立意,值得深思。世界聾教育大會重申:聾人,包含聾童,有權利接受以手語為主的教育,政府機構應該重視聾生的雙語教材,這些教材內應該包括聾生的手語。此外,應進行有效手語,聾文化教學研究,鼓勵聾生成為教師,也鼓勵學校聘用聾教師,在融合教育中提供手語翻譯服務。
三、融合教育趨勢的配套措施
融合教育已經是世界趨勢,但是多位發表者及與會者一致認為目前為融合的聽障學生所得到的支持並不充分,普通師生並不完全瞭解聽障學生的需求,學校的音響環境、輔聽設備、特殊教育教師、聽力師筆記抄寫員、手語翻譯人員的配合都嫌不足。C .Kirchner 報告回歸主流的預期效益並沒有完全達成,在某些學生身上,甚至出現教育、情緒發展的孤立現象, 所以他提出共同入學, 共同教學模式(coenrollment, co-teaching)。在課堂上,由普通教師與啟聰教師共同負責,進行班級人數調整及彈性組合年級。目前美國有七州採用這種方式,十六年的施行結果證實在這種情形下,學生的學業進步較多,情緒社會性成長也與同儕相當。Walker 更將融合(inclusion)逐字母闡釋: I :課程統合、家長也是伙伴。N:需要教學策略的調整、整體學校環境考量。C:學校相關人員的溝通與合作、歡迎及開放的氣氛。L:學校與社區共同分擔任務、重視文字能力的學習。U:瞭解適當的管理策略、利用團隊資源。S :有效支援的策略、學生努力與受到重視。I :個別化教育計畫、獨立生活技能。O:學習的機會與成為學校中的一份子。N:在教師協助下習得記筆記能力。國內回歸主流啟聰教育已經行之有年,目前正朝融合方向邁進,但目前在師資、專業團隊、設備等方面還需要多加努力。
四、聽障學生的轉銜教育
來自美國N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the Deaf (NTID)的G. Beuckly與D. K. Brooks分別報告聽障學生的轉銜教育。轉銜教育是連貫性的,從覺知、試探(七至十一年級)、準備、找出興趣、獲得工作、長久工作到終身學習。他強調融合式的雇用,盡量援用社區本位的課程,並且,轉銜計畫應納入個別化教育計畫中。他還提醒,轉銜計畫除了學校的努力之外,行政支持(預算與人力支援)、伙伴關係的發展、工作人員、角色示範、家長參與等均是影響成功的因素。在澳洲,政府必須提供學校各項轉銜訊息。目前轉銜計畫也是國內個別化教育計畫項目之一,不過教師與專業團隊對此需求的認識似乎還有待加強。
五、語文教學
聽障學生的文字能力不佳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提升聽障學生的文字能力一直是啟聰教育界努力的方向。L. Walker 提出她的研究發現:聽障學生最困難的地方在於解釋、比較、評價與探究。她提醒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提供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及回答時間、提供口語及非口語增強、示範發問技巧等,並建議教師多問引導式問題,由學生的回答中瞭解其學習程度。這些呼籲與國內教師經常趕進度的現象大異其趣,其實國內啟聰教師也都明白,聽障學生需要更多的時間學習,但往往不能拋開一定要教完每個單元的迷思,這點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行。Walker 還提出要聽障學生多寫下他們所學到的內容,以訓練其思考與瞭解,不過參與這場發表的聽眾對於這點有些不表贊同,因為「解釋」既是聽障生困難處,又要他們以「寫」訓練思考,恐怕是無法達成任務的。筆者也如此認為。
出席國際會議報告
3.建議
1. 此次大會地點設在雪梨會議中心,該中心鄰近雪梨商業中心,交通方便,會場設備齊全,每間會議室的基本配備是投影機及筆記型電腦,發表者需要的其他視聽設備則由工程人員另外提供。這些準備對發表者而言相當溫馨與方便。我國爭取到主辦二○○二年亞太地區聾教育會議,屆時希望在場地設備上能盡量學習本次會議的作法。
2. 大會為與會的聾人提供了國際手語翻譯與澳洲手語翻譯,一共動員了四十位手語翻議員。無論是專題講演、各場次的發表,大會都提供手語翻譯。這幾乎是國際聾教育相關會議的慣例。思及國內啟聰教育在「口語」趨勢的情況下,手語有式微的趨勢,精通手語或手語流利者不多,若再要求精通國際手語者,人數恐更少。關於這方面,我們必須為兩年後的亞太聾教育會議及早準備。
3. 籌辦國際會議,經費是一大要件。本次大會經
費除由參與者所繳交報名費支應外,其餘皆來自廠商贊助。這種辦理模式與國內由政府資助辦理國際學術會議的慣例有所不同,值此國內經濟不景氣,政府預算短縮之際,我們似乎應該多思考如何尋求民間資源來支持學術活動。
4. 較為遺憾的是,本屆大會合併兩項聾會議,但是安排的活動卻嫌單調。除了歡迎晚會外,並沒有其他參觀活動,讓遠從世界各國來的與會者苦無參觀澳洲啟聰教育或相關研究的機會,相對的,澳洲方面也錯失展現其啟聰教育或相關研究的機會,值得國內借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