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東方日報


這個世界,講究唯才必用。國內有4萬2000名聾啞人士,他們雖然身上有缺陷,但是社會並沒有拋棄他們。一些大財團成立培訓中心,把聾啞人士培育成專業人士,再加以聘用。DIB(Deaf In Business)民辦咖啡廳便是大馬的最佳楷模。他們聘請聾啞人當咖啡調製師、廚師,讓聾啞一族從這塊小園地裡,找尋到肯定與價值。


那是一個天方夜譚的夢想。鄭吉民一直想撫助聾啞人士在社會自立,於是擲錢50萬令吉經營餐廳,專聘聾啞族為侍應生及廚師,卻被妻子笑罵為瘋子。聾啞人士當侍應生,如何溝通?


擁有培訓聾啞人士經驗的鄭吉民卻從不擔心這點。


「主僕之間依靠比手劃腳的手語就能溝通。反觀員工若對主管不服,他們會靠手機短訊『頂撞』主管。」


這間與眾不同的餐廳特色, 只能在大馬首間聾啞族DIB(Deaf In Business)民辦咖啡廳找得到。老闆鄭吉民,是於1985年至2011年之間擔任肯德基家鄉雞聾啞員工培訓主管。後來自立門戶,成立私人機構培訓師。


從他與聾啞人交流經驗所得,鄭吉民發現聾啞族多半資質聰穎,具備投身餐飲業潛能。於是,他決定在靈市PJU 8區成立DIB,視為人生最大挑戰。而位於白沙羅柏蘭嶺的則是他的第二間分行。


一名聾啞部落客朋友給予義助,對方在部落格作文宣,通知聾啞族關於徵聘一事。招聘引起良好迴響,有父母帶孩子上門,求鄭吉民聘用孩子,就算沒薪金也沒關係。家長主張讓孩子工作是培養將來有一技之長,養活自己。


父母溺愛害了聾啞族


他指出,聾啞族性格知足安命,追求安逸,加上大馬政府提供他們生活津貼,聾啞族不善於規劃未來,往往無法維持固定工作,父母對孩子溺愛,造成聾啞族不願面對社會競爭。因此遇上嘗試獨立的應徵者,鄭吉民無限感觸,但絕不濫用同情心。


「我的資金有限,不能隨心所欲聘請員工。而且餐飲服務業,外觀佔重要因素,應徵者五官不端也不聘用。」


聾啞族圈子有個趣味現象,即他們刻意劃分身分等級,感覺本身比盲人或其他身體部位殘疾者高人一等。聾啞人待人處世略顯傲氣,抗拒從事認為矮化形象的職業。街邊賣藝、清潔等簡單工作,很難引起聾啞族興趣。大馬聾啞族佔1%人口,其中60%屬於不穩定上班族,不是被炒就是辭職。


鄭吉民於是從這方面著手,引進夏威夷火山種植咖啡豆,打造自己專屬形象的高格調咖啡廳。走高級品牌路線,完全符合聾啞族找工心態。8名員工懷著抱負,應徵過關促成DIB生力軍,尋找自己的天空。


成立協會教讀寫謀生


大馬聯邦聾啞協會(MFD)主席莫哈末沙札裡坦言,有些聾啞人士不僅克服本身障礙,在成就上更比「正常人」更上一層樓。


根據福利局的記錄,全馬約有4萬2000名聾啞人士,其中也包括弱聽者。而此協會的成立,就是為了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可以自力更生。


他說,聾啞人士出到社會時,免不了被人用有色眼鏡看待。但隨著日子久了以後,人們也逐漸地接受他們。


「一些人雖然他們聽不見,也無法言語,卻在掌握電腦科技上得心應手,可在保安公司內監控電腦系統。」


而大馬聯邦聾啞協會也有與一些公司如特易購霸級市場及肯德基家鄉雞等合作,讓一些受過培訓的聾啞人士,能夠前往工作。


此外,一些餐館、收費站及私人公司等,也會聘請聾啞人士成為侍應生、貨倉管理員及收銀員等等。不過, 聾啞人士在踏入社會之前,必須做好心理建設。他們也是人,當在外被排擠之後,他們會感覺受傷,然後躲在角落自我保護。因此,協會教導這群聾啞人士學會讀、寫及計算,好讓他們出到社會後,能用文字與人溝通,同時也懂得基本的算術,可以從事收銀員等行業。該協會也教導他們打理日常生活瑣事,包括如何搭車及財務分配等。


此外, 協會在提供聾啞員工之前,也會先教導雇主,該如何與聾啞員工溝通,當然,這是雙方之間必須作出的努力與配合。


權益已受眷顧

莫哈末沙札裡說,聾啞人士的福利與一般人無異,並不會出現被雇主苛刻打壓,低薪工作的情況出現。「聾啞人士被雇主欺凌的情況,在二三十年前才有,但在這講究人權的年代,聾啞人士的權益已被眷顧。」同時,政府也在協助聾啞人士上作出努力。如果聾啞人士的薪金低於1200令吉,政府將額外津貼300令吉作為生活費。如果該名聾啞人士是沒有工作的,福利局將在每個月給予150令吉作為生活補貼。莫哈末沙札裡原本是名正常的孩子,但自從他在7歲那年,因著一場高燒而影響聽覺,漸漸地從弱聽進入完全聽不見的世界裡;從此,他只能用手語與人溝通。他曾經意志消沉,也曾沮喪過,但他在克服重重困難後的今天,帶著笑容、比著手語說到:「人並非十全十美,其實我們和普通人一樣。」冀培訓頂級咖啡調製師 DIB改變聾啞族的際遇,來這里工作的員工都以中下階層為主,他們踏入社會試著找工卻處處碰壁,最後來到DIB找到機會發揮所長。任職侍應部門的Angie梁秀清(32歲)坦言,本身響往白領族一週五天制上班時間,她為此報讀過繪圖員課程,但始終事如願違。有一段時間,她呆在菜市幫忙父親,從事搬運菜瓜的粗活。直至今年1月才改行到DIB工作,擺脫「托菜妹」(廣東話俗稱)命運。在鄭吉民以手語翻譯下,她無懼表達自己的心聲說,餐飲業工作性質辛苦,比不上白領公司上班族的優閒。然而DIB願意給予工作機會,她很願意吸收經驗,學習廚藝和泡咖啡技巧,成為一名真正咖啡調製師(Barista)。鄭吉民評估Angie表現時指出,對方常受私事困擾而分心,影響工作情緒。他希望每個下屬珍惜眼前機會,踏實工作改變自己擁有缺陷的宿命。可填補服務業人手「我要訓練他們成為社會生存者,懂得自力更生,不要一味依賴政府津貼。」大馬餐飲業前景美好,可是市場難求勞力,僱主唯有引進外勞解決人手荒。鄭吉民倒是認為,如果把就業機會讓給聾啞族,一來培養自立精神,又能填補人手空缺。若僱主懂得發揮聾啞人潛能,在服務業領域善用他們,乃是大馬旅遊業的一項特色。「很多僱主不明白這點,他們普遍負面覺得聾啞人是包袱,不肯給予就業機會。所以,我勸勉DIB員工,你們來到這裡並不是為我打工,而是為了你們的將來鋪路。 」鄭吉民目前最大心願,希望員工代表DIB參加大馬咖啡調製師爭霸賽,與同行競技提升水準。畢竟,打奶泡功夫需靠聽覺和視覺相輔,聾啞者在聽覺方面處於下風。若是聾啞參賽者能在比賽中創造神話,將為DIB錦上添花。網絡打響名堂外國遊客紛到訪聾啞族以部落格和「面子書」攻勢,邀請本地音樂人到DIB咖啡廳義演,終於在外國打響名堂,吸引巴西、哥倫比亞、日本和韓國旅客慕名而來。鄭吉民積極發掘從事音樂領域的工作者、學生和殘胞,邀請到咖啡廳駐唱搞氣氛。為此,一批義工每晚輪流免費駐唱,給予聾啞朋友實際支持。失明的賣藝者也會受邀到場表演樂器或駐唱,鄭吉民都會出資他們以示尊重,同時允許對方現場售賣自己以低成本錄製的專輯。「我們通過網路行銷將DIB向海外朋友推薦,偶而有遊客和國外聾啞朋友組團前來光顧。也有人希望DIB到外國開分行,目前這項計劃正在運籌帷幄,可是我們仍然面對資金限制困難。」鄭吉民獲得房屋發展集團金務大(GAMUDA)賞識。該集團大方地擱出一個單位,免租金讓DIB開設第二間分行充當集團員工餐廳。鄭吉民白天經營本身的培訓機構事業,晚上兼顧DIB。為了專心經營DIB,他曾推辭掉一個數以百萬令吉的大型培訓計劃。夏威夷咖啡代理商認同DIB創業理念,讓鄭吉民以優惠價引進聞名世界咖啡豆種KONA COFFEE。所以,DIB咖啡比高擋路線的咖啡廳價格,較為便宜。上班禁手機紀律嚴格上班時間禁用手機,鄭吉民對員工紀律要求嚴格。現代上班族心態反叛,不再依循舊式員工絕對服從上司的傳統思想。鄭吉民帶領DIB年輕下屬,無可避免遇上這類職場衝突。他說,十多年前在快餐店訓練聾啞人,比不上現在來得吃力。思想前衛大膽的年輕人,勇於表達自己。有時候,員工也會擺臭臉,即使他們不能開口表達不滿,也懂得發手機短訊給鄭吉民「頂嘴」兼投訴。D IB初期成立,鄭吉民找來一名有經驗友人到店培訓及督促員工。有的員工不懂感恩,反而認為主管嘮叨,發短訊向鄭吉民投訴。「員工用不敬字眼形容那位朋友,稱對方作老人家。我當然要糾正他的態度,回應聲明那位老人家是你的老師。有時候,員工不懂得分尊卑,短訊內直接用「嘿! 」叫我,肯定少不了責備。一名愛發手機短訊給朋友的員工,因為上班時候躲在廁所煲電話粥,滑手把手機掉進馬桶。鄭吉民只好下令,員工上班時間禁用手機,免得工作分心影響服務素質和飲食水準。面試8次終遇伯樂來自怡保的張凱文(22歲)出生自菜農家庭,因為他的殘陷,過去一度曾面試7份工都碰壁。「被人拒絕真得很難過,兩個月內7次面試都不成功。我之前曾報讀繪圖員課程5個月,同樣找不到出路。」後來,張凱文從網絡消息獲知DIB徵聘啟示,於是,他發手機短訊給鄭吉民預約時間,獨自從怡保搭巴士到吉隆坡DIB應徵,第8次面試終遇伯樂。鄭吉民十分欣賞對方的骨氣,於是聘用了他。如今,張凱文嶄露頭角,在兩天內就學會製作意式薄餅。


聯合報導:羅憶雯陳艾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