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走出腦力開發的迷思



主講/洪蘭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整理/張明敏



人腦只有三磅重,但卻是我們靈魂與意志的主宰。從前沒有儀器可以及時(on-line)探測腦部工作的情形,只能從腦部受傷病人的行為缺失去推測受損部位的功能,常有以管虧天,以蠡測海之憾。近來,正子放射斷層掃瞄(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以及功能性核磁共振(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造影技術問世後,可以從PET及fMRI的顯影上觀察到大腦活動的情形,這使我們對大腦的形成以及神經的發展,有了突破性的瞭解。


接下來就目前腦神經發展科學證據,與嬰幼兒學習認知聯結,釐清過去傳統教養方法中的錯誤觀念。



神奇的大腦與神經



人腦由一兆(10的12次方)個神經細胞所組成,這一兆個細胞在懷孕七個月時就都存在了(Rakic,1995);換句話說,剛出生的嬰兒腦中已經具有一生所需要的神經細胞。而初生嬰兒腦的大小,只有成人的四分之一;另四分之三的腦,所增加的主要是突觸、樹狀突和神經纖維束,也就是增加神經之間的聯繫組織。在大腦的成長中,長的最多的是樹狀突,樹狀突不但變得茂密濃厚,還變得更特定、更專業化。大腦接受外界的刺激越多,樹狀突就越茂密;神經間的聯結越密集,訊息也傳達得越快,這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智慧。



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大腦的功能分化受遺傳基因與後天環境的影響。遺傳基因決定大腦運作功能的區域、神經的通路(pathway)如何走、如何相互連接,而後天的環境刺激則決定哪些神經細胞被留下,哪些被淘汰。我們可以從科學家的實驗來說明:


把小貓一隻眼睛的眼皮縫起來,使他不能接受外界的刺激,這時,睜開的那隻眼睛的神經細胞就會佔去腦部大部分的視覺皮質空間,佔去了另外一隻眼睛在腦中的視覺區域:如果縫的太久,即使把線拆掉,讓眼睛睜開,雖然眼睛正常,小貓還是無法看見。研究者(Hubel and Wiesel)發現即使只縫住一個星期,視覺皮質就已經改變了,因為沒有接受刺激的神經,就會萎縮。這是為什麼一個天生就有白內障的孩子,如果拖到二歲以後才開刀的話,雖然取出了白內障,這個孩子還是失明的原因。


這個情形在聾人的研究上也可以看見。一個天生耳聾的孩子,他腦部的聽覺皮質在看東西時是活化的,從腦波圖(EEG)可以看到他的聽覺皮質是與視覺皮質同步活化,表示視覺皮質已延伸、擴張它的領域到不被使用的區域去了(Neville,1991)。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的幻肢研究(Ramachandran,1996)也得到同樣的結果,病人被截肢後,神經細胞會去管附近區域神經細胞的事:如果用棉花棒輕觸截肢者的臉頰,病人雖早已截肢,仍會有手指被觸摸的感覺。


所以大腦的認知功能雖然在基因上已分配好但還是會因後天環境的影響而被重組,大腦不但可以重新生出聯結的通道,使鄰居就近來幫忙,更可以重新動員組織非鄰近的區域,也投入救災的工作,只要它能接受訊息,工作上沾上一點邊就可以派上用場。



神經細胞不用會被淘汰



人出生時,大腦的細胞遠比實際需要的多,所以神經細胞的死亡並不會影響我們大腦的功能。有學者估計大腦每天死亡5000個神經細胞,活躍的神經被留下來,而一個從來沒有受過刺激、跟別的神經聯絡的神經細胞會被淘汰掉。


最近有一個研究顯示運動可以促進海馬迴新細胞的生長,幫助老鼠學習迷宮。這個實驗是把老鼠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的籠子裡有踩動就會一直轉的輪圈,這些老鼠一天大約踩五公里的路。另一組(控制組)的籠子中沒有任何運動器材。然後讓這兩組老鼠一起學習走水迷宮,水是不透明色,使老鼠看不見水中暗藏的台子,找到水中暗藏的平台,便可在台上休息,找不到便得一直游,不然會淹死。結果是有踩輪圈的老鼠學得比沒有踩的快。


研究者同時也記錄這些老鼠腦部海馬迴區細胞活動情形,結果發現他們海馬迴的細胞中,有比較多與記憶有關的長期電位。研究者也發現運動可以增加神經細胞生存因子的分泌,使神經細胞不被淘汰。


綜觀以上的實驗,我們可以看到大腦的結構和神經的數量,雖然是先天就設定好的,但是神經的迴路與密度分佈卻受到後天的影響,而且影響的時間在發育的初期,也就是說在神經生長的時候,外界的感覺刺激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神經細胞的聯結網路。


也因此,父母應該盡量鼓勵孩子探索,因為一個陌生的環境會帶給神經非常多的刺激,刺激就會促使神經分枝的茂密;迴路越密集,神經通道越順暢,孩子的學習越快,思考越敏捷,而且萬一將來大腦有病變,他復原的機會也越大,因為一條曾經跑過的路,神經是會有記憶的,他會被留下來,不被削除。



多方給予刺激



在幼兒階段,由於腦部正在成長,因此多方給予刺激,活化神經細胞是很重要的。讓孩子多接觸周遭事物,鼓勵孩子探索,孩子也能舉一反三,這也就是所謂的聰明了。但許多焦急的父母,擔心給孩子的刺激不夠紛紛購買許多標榜腦力智力開發的產品。



從動物實驗中發現一個有豐富環境刺激的老鼠,其突觸比環境貧乏沒有刺激的老鼠多了25%。但是這個結果被許多業者斷章取義的誤用,他們成立各種嬰兒成長班、設計各式各樣彩色圖案的視覺刺激及各種聲音的錄音帶來賣給父母,宣稱這會幫助刺激嬰兒大腦的成長,其實完全不必要。因為這個動物實驗的控制組的老鼠是生長在完全沒有環境刺激,空無一物的實驗室中。在正常環境長大的嬰兒,聽覺、視覺所受到的刺激就已足夠了,不需特別去加強,目前所看到的報告是孤兒院中長大的嬰兒,在例行性餵奶、換尿片的環境中,照顧者沒有與嬰兒其他的互動時,才會產生發展遲緩的現象。嬰兒需要各種聲、光、肌膚的接觸刺激才會發展正常,一般家庭中的照顧及環境,以提供足夠的刺激,讓嬰兒正常發展。



一般人對大腦的瞭解太不足夠,常常是「愛之適足以害之」,從神經發展的文獻中,我們知道只要是在正常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大腦的發育都沒有問題,嬰兒並不需要昂貴的產品,來幫助他神經的發展,孩子其實只要父母的關愛與照顧,就可以發展得很好。



遊戲的重要性



最能開發幼兒腦力與創造力的方式,是從遊戲中學習。遊戲並不是漫無目的的玩耍,而是能提供最自然的情境讓孩子學習。讓孩子在具有知識教育的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孩子接觸到許多不同的視覺與聽覺刺激,同時孩子也可學習到如何與人相處。同儕玩伴一起玩則勝過一個人玩再好的玩具,因有互動可以互相激發腦力。市面上有很多滋補腦的藥品,民間甚至流行吃腦補腦的說法,這些都是不對的觀念。序多父母一週五天給孩子排英語班、才藝班、音樂班,忽略孩子正常發展應有自然的環境。一味的上補習班會使孩子趨向被動學習,領略不到主動學習的樂趣。從老鼠的實驗研究發現,如果不是自動自發的學習游泳而是被逼的話,效果就不好。學習上我們知道主動比被動的效果好很多,老鼠身上也是如此,這可能跟情意、動機與大腦的聯繫有關。



人格養成不可忽略



美國有位天才兒童Adragon DeMello,他的父親是工程師,在他很小的時候發現他有數理天份,因此辭去工作專心教兒子,這位天才兒童6歲能解微積分題,11歲大學畢業,13歲取得碩士。但是他一點也不快樂,因為上大學時才9歲,班上同學沒有人願意在課後跟他玩,但考試又都搶著坐他旁邊。他沒有可以說話的朋友,也不知如何與人相處。


他的母親非常心疼,要求離婚,雙方為爭取監護權而上法庭。外人都認為造就天才兒童都是爸爸的功勞時,天才兒童說出了不為人知的事:他的爸爸禁止他玩耍,媽媽不忍心,送了一隻天竺鼠陪他,這隻天竺鼠是他唯一的朋友。但父親發現他偷偷玩天竺鼠,當場將天竺鼠的頸子扭斷。於是他再也不敢玩,每天專心唸書。


後來法官將監護權判給母親,這位天才兒童和媽媽改名換姓,搬到沒有人認識他的地方,從中學一年級開始唸起,重拾以前空白的生活經驗與學習人際關係。剛開始他連棒球是什麼都不知道,然而,他花了六年的時間,努力學習人際關係,卻仍趕不上其他同學。



順其自然、勿揠苗助長



上述的例子,給我們很大的省思。人的成長歷程,應該是全面性的。父母應注意孩子的全面發展,而不應只注重某一方面的能力。


另外,父母對於孩子的發展,應該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不要揠苗助長。曾有一個研究將同卵雙胞胎中的哥哥,在其11個月時給予走路、爬樓梯訓練,在每週若干小時的訓練後,果然這個特別訓練的孩子提早會走路。但是等到他雙胞胎弟弟十五個月自然成熟會走路時,兩人走路的穩定度與爬樓梯的速度是一樣的,這表示「成熟」是發展的主要因素,給予正常的環境,孩子就會正常的發展,父母不必過於心急。因此,如何給予孩子一個快樂正常的環境,才是現代父母最應該關心的事。



資料來源:《學前教育》2000.9月刊,23卷‧第6期,P.8~P.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