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聽障奧運會已在台北順利展開。九月五日晚上的開幕式表演會以台灣、海洋、生態、繁華的台北都會生活,以及最重要的「聽障元素」,帶給大家一場難忘的視覺震撼。接著,中華台北代表隊的陳怡君也在跆拳道女子第一量級為中華代表團拿下本屆首金。聽奧是台北、更是台灣的一大盛事,在經歷莫拉克颱的水災肆虐後,不安的人心需要激勵,需要從苦難與挫折中找到再出發的力量重新站起來、走出去。台北聽奧,來的正是時候。
台北聽奧是奧運家族四大運動盛會其中之一,並且八十年來,聽奧第一在亞洲舉行,當然也是台灣第一次舉辦「奧運等級」的運動賽事,在運動的影響力與城市的國際能見度來講,台北聽奧都有相當的重要性。五日晚間參加台北小巨蛋聽開幕式的人也許會有個遺憾,就是現場的座位實在太少了,如此精采的節目竟然只能容納一萬七千位觀眾入場,跟高雄世運能裝六萬人的主場館比起來,台北聽奧顯得何其寒傖;然而,就體育場館的實用價值來看,究竟花了大錢的高雄世運主場館和台北小巨蛋,哪個能在華麗的開幕式後持續發揮功能,大家應該看得很清楚。
聽奧是以聽障者為主的運動盛會,台灣的聽障者約有十一萬人,佔台灣總人口的○‧四七%,藉著舉辦這樣的一場國際運動盛會,讓台灣對聽障者有了更多的看見與認識,人們也試著去了解他們的生活和需要。這分同理與體諒、以至於尊重,當然不只限於聽人對聽障者,而期望能夠更普遍地存在於社會裡不同的族群、立場與背景的人之間。台灣的可貴就在於我們擁有各種不同文化所碰撞出來的豐富內涵和勃發的創意;我們不要再把力氣與能量消耗在互相找碴中,而應該把彼此的不同化作多元的力量。舉辦聽奧帶給我們的啟示正在於此;讓我們學習尊重差異、互相體諒,一起激盪出更美好的台灣精神。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