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05日蘋果日報



聽障奧運今天在台北開幕。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聽障者從打破常人認為他們是呆笨的偏見,到能夠在運動場上競技,是經過好幾百年奮鬥的成果,其歷史之辛酸,令人落淚。台灣最想被國際認知的形象,是柔軟而多元開放的自由國家,主辦聽障奧運最能恰如其分。
在1750年之前,西方(其實是全世界)認為失聰人只是「有知覺的雕像」、「會走路的機器」,並不具備思考能力,也無一絲的心靈活動,被人當作笨蛋、呆子、啞巴。這個偏見非常久遠,至今還有不少人這麼認為。千年以來,聽障人不會講話,無法與人溝通,包括家人,僅有一些手語及姿勢表達,過著與世隔絕的寂靜生活。他們不能受教育,與知識無緣,被迫從事最低賤的工作,孤苦伶仃,衣食無著,還要飽受法律和社會歧視,處於極度貧窮的困境。



運動場上表達才能


古希臘大哲亞里斯多德狹隘的認為符號非語言莫屬,而聽障者不會講話,所以無法用符號表達意念。《聖經》時代《摩西法典》提到聾啞者無法與上帝溝通,因為《聖經》獨尊聲音與耳朵是人和上帝溝通的唯一方式,聾啞者遂被排除在神的眷顧之外。這些偏見造成數千年來正常人對聾啞人的歧視與壓迫。直到16世紀才有學者指出,對意念的理解不見得只能透過口述的語言,手勢與姿勢也能精確表達意念。這在歷史上是革命性的見解。
16世紀法國神父艾培對聾啞人的靈魂與上帝絕緣,無法受洗,深感悲哀,於是他開始學習理解聾啞者的手語和姿勢,傾聽他們的聲音。他不像一般人,從未對手語心懷鄙夷,反而抱持尊重和推崇的態度。慢慢地,艾培融合了原始手語和法文文法創造出「建構式手語」,使失聰者可以透過手語表達情緒、思想,並可讀寫法文,步入知識的殿堂。往後4百年的發展,使表達抽象意念的文句結構能力,一點也不遜於口語,成為一套粲然完備的語言。1755年全球第一所聾啞學校在法國成立,接著逐漸成為世界趨勢,尤其20世紀之後更是普遍。被手語武裝的聾啞人,證明了智商與學習能力毫不輸給一般人。
手語於是成為語言的一種,聽障者聽與說的障礙被剷除了;接下來他們要在各方面,包括運動場上表達他們的才能了。運動競技和語言表現成為他們自我實現的文化工具。台灣以慈悲之心舉辦聽障奧運,從另一種意義上,比舉辦奧運會更有價值。祝福運動會順利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