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news.sina.com   2011年09月07日 00:20   中國新聞網



  一次次的大聲重覆着同樣的話語,不斷地鼓勵聾啞兒童要開口說話——這就是聾啞學校康復中心老師們的工作。“雖然我們比正常學校的老師辛苦,但只要看到孩子們主動開口和別人交流,我們就會覺得是一種幸福。”老師們說。


  愛心


  上課期間不敢喝水


  昨日上午,11名四五歲的小朋友坐在西安市第二聾啞學校康復中心的教室裡上課。這些孩子都存在聽力障礙,大部分都需要依靠人工耳蝸來捕捉聲音,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同齡孩子相差很大,有的甚至在三四歲時才學會叫“爸爸”“媽媽”。


  30歲的王渭娟是這個班級的老師,站在講台上的她,不停大聲、緩慢地對小朋友們“大喊”。王老師從西安一所師範院校畢業後,就一直在從事教學工作。兩年前,她被調到西安市第二聾啞學校康復中心時,沒有任何專業經驗。她說:“當時真有一種‘老虎吃天 無處下爪’的感覺,但是通過不斷培訓學習之後,我還是堅持了下來。”


  對於從事聾啞兒童康復教育工作的老師來說,辛苦是在所難免的。一個上午下來,老師們的嗓子常常會嘶啞,“雖然要不斷地大聲說話,但是我們上課時卻不敢喝一口水,上廁所時孩子們無人照看,他們表達能力有限,大家很害怕會出意外。”王老師說。


   耐心


  一句話常常要重覆上百遍


  如果沒有人工耳蝸,四歲多的天天(化名)几乎聽不到任何聲音。昨日,天天的媽媽曹女士,帶著兒子從榆林來西安上學。


  “孩子七八個月大時,我們才發現了問題。醫生說孩子有聽力障礙時,我覺得天都要塌了。”曹女士說,天天的爸爸身體不好,家裏也沒有收入,一個人工耳蝸最少需要15萬元,而給兒子植人工耳蝸所花的17萬元錢,几乎全是從親戚朋友那裏借來的。“給孩子植入人工耳蝸後,我就把他送到這裏來上學。聽見兒子清晰地叫我媽媽時,我就覺得他有希望了。”曹女士哽咽着說。


  “班裡學生大部分都和天天的情況一樣,因為聽不見聲音,他們都不會開口說話,即使植入人工耳蝸後聽到了聲音,他們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也達不到相應的程度,與人溝通存在巨大障礙。”王老師說,一般孩子一天內就能掌握的內容,這些孩子甚至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才能學會,老師們常常要把一句話重覆上百遍,孩子們才能記住,給他們上課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


   真心


  希望更多人關注聾啞兒童


  和天天的媽媽一樣,聾啞兒童的父母花巨資給孩子植入人工耳蝸後,最大的願望就是想讓孩子學會說話,和其他小孩一樣與人正常交流。每次看見家長們充滿希望的眼睛,康復中心的老師們在感到責任重大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恢復需要過程,家長們迫切的心情我們都能理解,所以大家都會全力以赴地去教孩子說話、交流。”王老師說,她去年教過一個小男孩,一個月都不願開口說一句話,最後通過一對一教學,孩子才最終開口說話,性格也開朗了很多。


  聽到孩子們開口說話,看到他們主動和人交流,西安市第二聾啞學校康復中心的老師們都會感到無比幸福。王老師說:“聾啞兒童和普通孩子一樣需要關懷,他們比正常孩子更需要鼓勵和回應,希望社會上能有更多的人來關注和幫助聾啞兒童,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投入到特殊教育的行列中來。” 記者 李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