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小說,散文,心情故事,手語或旅遊心得感想 (722)
- Nov 23 Fri 2007 11:34
走過陰霾見青天 身障家庭分享經驗
- Nov 11 Sun 2007 19:53
無障礙溝通研討會後感--from香港
近日出席了某機構主辦的「無障礙溝通」研討會。
- Nov 10 Sat 2007 09:29
遠離憂鬱症的方法二、正面思考
- Nov 05 Mon 2007 15:45
小綠的父母皆為聾啞,然而小綠聽力並無缺損
●小綠的父母皆為聾啞,然而小綠聽力並無缺損。由於長輩們擔心父母的聾啞會影響到小綠的語言學習,所以小綠從小就被送到祖父母家扶養。在小綠的童年裡,「父母」是模糊、不存在的,甚至在長輩們影響下,不經意地流露出輕視與敵意。小綠正值小學入學年齡,年邁的祖父母無法再持續照顧小綠,小綠只好回到原生家庭。然而每每看到用手語交談的父母,心中百般不願意去承認及面對自己父母的「聾啞」,小綠在家庭中也逐漸沉默。
●同樣是聾父母與聽小孩的家庭,小偉家的境遇就大不同。小偉父母在年輕時就是啟聰學校班對,到了適婚年齡,也就順理成章地結婚了。小偉家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型態,同住的祖父母及叔叔成為小偉的最大資源。小偉每日就在父母紛飛的手語下,自然而然的學會了手語,與父母外出時,甚至擔任起父母的手語翻譯員。在雙重文化刺激下,小偉一樣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在這家庭裡我們看到了尊重與價值。
- Nov 05 Mon 2007 15:37
聽不到的說話篇------香港
- Oct 30 Tue 2007 16:44
報社最後一位瘖啞同事退休了
阿富自從離開職場以來,已有半個月了,總算有不再顛倒日夜生活,過得愜意的日子,回憶二十七年職場工作點滴,自認對得起自己的心安理得,對公司(中國時報報社)只有感恩、感謝的心對待!因為公司給予我立業成家之大恩!
- Oct 26 Fri 2007 16:51
“巔峰之旅青藏拉力行”聾啞少年來信鄭州
- Oct 24 Wed 2007 09:38
科學時代的因果錄.03.啞巴姑娘
- Oct 17 Wed 2007 16:02
懷恩文學獎》春風無語
- Oct 12 Fri 2007 10:57
你必須聾了才能明白
作者:威拉德-馬德森(Willard J. Madsen )寫於1971年,加勞德特大學新聞專業教授。這首詩被翻譯成7種語言,多次重印,包括在美國《聾人歷史》第380頁刊登。
- Oct 12 Fri 2007 10:01
「聾人教育的社會思考-從局限編碼到曼布裡諾頭盔」演講心得
鍾金芳
上星期四,綜合教材教法曾老師帶著我們全班到誠正大樓聽演講,這次演講內容是關於「聾人教育的社會思考-從局限編碼到曼布裡諾頭盔」,主講人是來自對岸南京的賀教授,剛開始對於賀教授的特殊口音有些不習慣,也有些詞彙的講法不盡相同,例如:聾人、、等。但是適應不同學者不同口音的講說、文獻和著作都是必要的,時勢使然,這樣才能吸收更多、更廣的知識、學問,互相交流、切磋,促進自我成長,進步的空間才會更大,不當井底之蛙,立足台灣放眼全世界。
- Oct 03 Wed 2007 09:43
第30屆時報文學獎 手機小說
- Sep 29 Sat 2007 11:20
課後感想---周怡君
手語班分別為自然手語基礎班與自然手語初進階班,師資是張雅智老師,本身是聾老師,相當有專業化,具有手語翻譯證照,而且手語教材由老師透過研究自編影印發給學生,非使用著作權的課本,至於上課地點在外面很自由,但在上課中不開口說話,來自習慣於手語溝通,需要摸索慢慢地會了解老師的手語在說話,在打手語的時候要搭配表情,如此讓大家了解這些的用意何在,讓你會熟能生巧,在溝通過程中使用會更方便,對手語技巧有蓬勃發展,有時候在教手語過程中,老師會點名學生上台練手語給大家觀看,主要是為了學生有進步的空間,對此而言,日後有機會認識聾人文化,可以運用到自然手語溝通,相信對你有很多益處。
- Sep 25 Tue 2007 15:17
從被當成白老鼠 看電子耳帶來的文化衝擊
陳濂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