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開口說話對我們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從小到大從沒認真想過為數少數的聽損人士在以聽人為眾的社會中生活的感受,直到自己開始學習服務身心障礙者,才懂得思考並學習欣賞手語,也逐漸興起想學手語的念頭,但醞釀了N年還是裹足不前,尤其是已屆齡學習曲線上走下坡年紀的我,很擔憂自己能否有能力可以學會,而且許多手語課程不是唱歌學手語就是手語證照課,直到看到張老師的網頁,發現有自然手語的課程,當時天真的幻想著如果學會自然手語去到哪裡都不會有的國界限制,可以與聽損者暢通談話,便鼓起勇氣報名,雖然後來發現這個想法真的是太過天真了。
跟張老師學手語的學習經驗非常有趣且特別,老師會同時介紹聾人的文化及手語發展的脈絡,由於老師本身是聽損者,有別於一般課堂式教學多透過老師講授學生聽,跟張老師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全神貫注地看老師打得手語及臉部表情變化,從脈絡中來推敲理解,由於是相對小班制的學習,每個同學都會有機會上台練習,由老師親自糾正手勢、動作及表情,在反覆的練習、猜測且自然的情境中學習,互動性十足,腦袋一刻不得閒。
「不要被中文綁架」! 是每堂課老師耳提面命的一句話,但也是學習手語令我很挫折的部份,不像中文之美在於用詞的巧妙,自然手語的表現不是單純將中文翻譯為手語,而是宛如戲劇表演,重的是情境的描繪,用表情加強感受,一邊溝通一邊就會有畫面湧現腦中,其美妙之處也是其困難之處,要順暢得運用手語表達就得要先拋下原本使用中文的習慣。學習手語與學習其他語言只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頻繁練習,張老師在這個部分也常常犧牲自己來扮黑臉,督促大家練習、寫作業並不辭辛苦地在課後幫大家糾正、提供回饋,也因為老師積極的態度,讓我即使感到挫折也願意繼續嘗試。
能夠理解服務使用者是我在服務身心障礙者中最重視的部分,使這個社會沒有障礙是我的理想世界,透過學習手語讓我對聽損者有更進一步的理解,雖然學了近一年還是無法順暢運用,但我還不想放棄,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人可以跟我一起進入手語的世界,一起減少這個社會的障礙。
林瑪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