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運來(左)及黃賽珍不向命運低頭,自力更生經營雜貨店。
April 24, 2010 23:34報導:周佩霞
哥打峇魯24日訊)不會說話,不代表不關心;無法聆聽,不代表不了解,一對聾啞夫婦對孩子的關心及了解,不是三言兩語或聆聽那麼簡單!
“我的父母雖不曾用言語罵過我,也不曾靜靜聆聽我對他們訴苦,卻通過人類最原始,也是最實際的方式,即通過本身對疼愛孩子們的行動,表達他們對我的愛。”
這句話聽在一般人耳中,可能會很普通,出自聾啞家庭成員潘美欣口中,卻與眾不同及令人動容。
以手語溝通
一般人很難了解聾啞雙親如何與正常的兒女溝通,潘美欣接受《中國報》獨家專訪時,道出與聾啞父母的親情。
雖然潘運來(50歲)及黃賽珍(42歲)都是聾啞人士,卻不曾自暴自棄,反之自力更生,靠本身雙手經營雜貨店兼提供配鎖匙服務,並育有兩名兒女,分別是18歲及16歲。
記者首次進行如此特殊的訪問,在兩小時專訪中,潘運來夫婦與記者之間的“對話”,都是靠潘美欣以手語的方式,作為溝通橋樑。
記者雖無法掌握手語技巧,但在潘美欣“中間人”幫忙下,整個訪問過程都很自然及輕鬆。
打是疼、罵是愛。潘美欣說,父母雖不能通過語言罵自己,表達對孩子的愛,但也不會以打來表達對孩子的疼。
她說,16年成長過程不曾出現藤鞭教育。小時候,如果有做錯事,父母都是通過手語,以“罵”的方式指責。
她笑稱,已學會觀人臉色,當他們犯錯時,從父母臉部表情就能明瞭。
通過友人介紹成婚
誕2孩子皆健全
潘美欣說,父親與母親是通過友人介紹而交往結婚,婚后,母親最大願望就是生兒育女,但生下的兒女會否遺傳聾啞,是她心中最大的擔憂。
她說,獲得父親鼓勵下,他們還是決定擁有自己的孩子,不論結局如何,始終是親生兒女。
不久后,就傳來懷孕佳音,10個月懷胎期間,他們一方面是開心及期待,另一方面則擔心及深感壓力。但這多餘的擔憂,都在長子順利產下,並被確認為健康可愛、發育健全的男嬰時,一掃而空。
他們也再接再厲,兩年后再生一女,取得一個“好”字。
嬰兒以哭聲表達自己的健全,但偏偏聾啞的父母親卻聽不到嬰兒哭聲,如何照顧好嬰兒,也成了生活上的一大考驗。
潘美欣說,幸好婆婆與他們同住,聽到嬰兒哭聲時,就告訴其母親,也幫忙照顧。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孩子健康成長,目前已在中學求學。
非天生聾啞
命運多坎坷
他們並非天生聾啞,小時候一些無法預知的意外,改變了他們此后的人生。
潘運來在小時候的成長過程,與其他小孩並無異樣,惟體弱多病,必須承受針筒之痛。
由于長期打針吃藥關係,就在5歲時,他突然間耳聾及無法說話,從此以后,再也無法像正常小孩般,進入學校接受正規教育,家人唯有送他去手語學校。
黃賽珍更加悽慘,一場大雨改變了她的一生。其母抱著還是嬰兒的她,在樹下避雨,突然間打雷,一聲巨響的雷聲,將她這個僅1個月大的嬰兒給嚇壞了,就這麼一嚇,黃賽珍永遠也無法開口說話,聽不見聲音。
喜愛手語新聞
看字幕追連續劇
對于潘美欣而言,生長在聾啞家庭,並不影響她對雙親的愛。雖然少了一般家庭高談闊論的熱鬧,但依然珍惜與雙親相處的時刻。
她說,平日在家裡,與哥哥交談時,雙親有時也很好奇他們的談話內容,有時甚至一直“追問”到底,很想融入孩子的交談話題中。
聾啞人也愛觀賞電視節目,正常人是聽新聞,他們卻是看新聞。
潘美欣說,父母每天都會看新聞,第一電視台具有手語新聞,是他們最喜愛的電視節目之一。
除了新聞,他們也愛追看連續劇,雖然聽不到演員對白,但也樂于從字幕或劇情,推敲戲劇中所要表達的意思。
讀好書報答養育之恩
潘美欣說,小時候家境欠佳,曾在10歲時陪同母親出外找工作。看到母親在工作時受氣,心中非常難過,也下定決心要好好讀書,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
她說,母親受教育不高,只讀到中三,而且不會讀中文,是母親心中最大的遺憾。
潘美欣說,母親常常勉勵兒女們用功求學,就是兒女給她的最佳禮物。
經營雜貨店兼配鎖匙
自力更生養全家
聾啞夫婦不向命運低頭,雙手打拚,打理雜貨店兼提供配鎖匙服務,賺取血汗錢。
潘美欣說,在她12歲時,父母在伯父協助下,出來創業。
一張紙、一支筆及計算機,就是他們與顧客“溝通”的工具。
她說,店內處處都可見紙張及筆,父母就在紙上畫圖或寫字,與顧客溝通。
潘美欣說,雙親自力更生,背后也有一些心酸的遭遇,苦水只能往肚裡流。
她說,數年前,父親一人打理店面時,遇到一些無良人士佔便宜。
“店內的東西,尤其是香煙,常常被偷竊。這些無良分子趁父親忙碌沒留意時,到櫃台偷香煙。”
潘美欣說,當父親發現時,多包香煙已被偷走,氣得大發雷霆,卻無法大聲發洩。
她說,雖然聾啞人無法說話,但喜怒哀樂可從臉部表情看出。
引用: 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tent_new.asp?dt=2010-04-25&sec=malaysia&art=0425mb55.tx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