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小凌】兩廳院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邁向第十一年,除了節目類型多樣,也增加不少推廣活動及加強文化平權的新服務,包括口述影像場次、中文聽力輔助字幕、聾導覽、即時聽打、托兒服務。其中《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周日終場提供中文聽力輔助字幕、演後座談即時聽打及演前聾導覽,讓聽障朋友感受藝術無阻礙。

 

▲兩廳院演出前規劃了聾導覽。兩廳院提供。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這次聽障服務特色在於演出中的中文聽力輔助字幕和演出前的劇院聾導覽。中文聽力輔助字幕和一般字幕差別在於加上環境描述,如「手機響了」、「爵士鼓音樂聲」、「彷彿穿越時空回到現在,電子音樂再次迴盪」等文字說明,讓聽障朋友透過字幕理解舞台上的情境。輔助字幕是由瞭解聽障朋友需求的手語協會工作人員撰寫,從詳讀劇本、參加彩排,與團隊反覆討論、校正字幕,讓輔助字幕文字更精準、減輕閱讀負擔。

 

此外,兩廳院特地於演出前規劃了聾導覽,聾導覽和聽人手語翻譯的差異在於聽人手語的語法通常偏重於文字式表達,即直接將聽到的口語內容翻譯成手語,例如「看表演」是由「看」和「表演」所組成,但手語是聾人的母語,使用手語時和文字的順序無關,動詞通常會移到最後,例如「看表演」會變成「表演」和「看」,而透過聾翻譯的表情、方位和手語的傳達,更符合聾人需求。

 

一位聾人觀眾表示,十幾年前於紐約求學時曾進劇院看戲,透過劇院手語服務,有很難得的體驗。這次是第一次在台灣看到中文輔助字幕,內心非常的激動,希望有更多機會到兩廳院看演出,也會分享給所有的聽障朋友,鼓勵大家來體驗!另一位聾人朋友則說,從演出前的聾導覽、中文輔助字幕到演後座談即時聽打與手語,感覺自己也是現場觀眾的一分子,可以和所有的人一起融入劇情,理解創作者和觀眾的討論內容,尤其看到聾導覽時內心更是激動,覺得很光榮。

 

使用過幾次兩廳院聽障服務的聽損朋友表示,可以明顯感受到這幾年兩廳院加速無障礙服務,從中文輔助字幕、聽力輔助線圈到這一次的聾導覽,毎一次都讓聽障朋友想按讚,大聲分享。

 

延續兩廳院三十周年國家戲劇院空間升級、增設輪椅席與無障礙設施優化;透過軟體資訊提升、人員服務與硬體設施的整合,提供觀眾無障礙的觀賞體驗,如協助輪椅席領位、視障朋友捷運站引導、服務臺聽覺無障礙迴圈系統、手語導覽,亦配合節目推出口述影像、有聲節目單等周邊服務,讓更多喜愛表演藝術的觀眾都能走進劇院欣賞精采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