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敬華和她的聾啞孩子在一起。本報資料圖片
文/韓春麗
從農舍的土門坎儿到人民大會堂高高的台階有多遠?當袁敬華在村頭小土坡上偷偷哭泣的時候,決然不會想到這個問題。那時候她才17歲。
2004年3月,29歲的袁敬華站在了巍峨的人民大會堂前。庄嚴的大門向她敞開,高高的台階上鋪著紅地毯,她邁著輕盈的步子,拾級而上,走進去,她將參政議政。她的胸前別著紅艷艷的第十屆人大代表證章。
從一個小村庄里的鄉下姑娘到十几億人民的代表,袁敬華所借助的只有兩個字:善良。
善良讓她舉重若輕
12年前,袁敬華站在自家低矮的房門前。看兩個聾啞姐妹往學校方向走去,不久又走回來。如此者三。她尾隨而去,發現了真相:鐘聲響過,別的孩子進了教室,這兩姐妹就趴在窗戶上往里看,之后便落寞地往回走。原來,學校里不收聾啞孩子。這一發現牽動了袁敬華心底最善良的神經。她呆呆地站在那里,難受一陣緊似一陣。
其時,袁敬華高考落榜,老師同學鼓勵她再复讀一年;家人已經在縣城給她找好了工作。但是兩姐妹蹣跚的背影突然占据了她的腦海,無論如何揮之不去。她出人意料地作出了第三种選擇:教這對聾啞姐妹讀書。
她理所當然地遭到了家人的反對。“這樣做,你的前途在哪里?”父母問。
“我不要什么前途,只要她們有書讀!”她的態度十分堅決。一邊說著,一邊在自家廚房里擺上了三只小板凳。13歲的陳海霞、12歲的陳海彬聾啞姐妹倆,平生第一次背上書包,歡天喜地來上學了,老師同學各就各位———如今聞名遐邇的山東省夏津縣精華聾儿語訓學校就是從這三只小板凳起家的。這是1992年9月。
17歲的姑娘善良又單純,袁敬華想到自己輕而易舉就接受了高中教育,身体健壯,精神健康,花儿一樣在陽光下成長,由己及人,她想讓聾啞孩子也能嗅到知識的芬芳。幫助殘疾儿童是全社會的責任,沒人分派,袁敬華就把重擔攬到了自己稚嫩的肩上。
善良從眼淚里品出甘甜
又是周末,放學時分。
下午下了一場透雨,通往張新福家的路泥泞難行,袁敬華決定送他回家。14歲的張新福先天聾啞,是家中的惟一寶貝。為了給他治病,一家人跑斷了腿,花了不少錢也沒有起色。后來,他來到袁敬華身邊,就在這周內,他學會了喊親人的稱呼。
來到自家門口,張新福一遍遍高聲喊“媽媽”。起初,媽媽不相信是自己儿子在喊,她打開門,惊呆了。當她證實了是儿子在喊她之后,她狂喜地摟過孩子,跪在了袁敬華面前,哭著說:“14年啦,第一次喊媽媽,該怎樣感謝你呀,袁老師!”
袁敬華赶緊上前扶起這母子倆,淚水同樣打濕了她的臉頰。這幕情景喜劇并非第一次上演。正是在自己的一場場眼淚里,袁敬華多次品嘗到嬰儿第一次喊媽媽的幸福。在不同家長的狂喜里,她一次次体會到做人的价值。
辦學伊始,袁敬華只用手勢跟學生交流,但發現事倍功半。于是,她突發奇想要讓她們開口講話。她從發音入手,先讓孩子看她的口型,再讓孩子摸她的脖子(或鼻子),再摸她們自己的脖子,感覺發音時聲帶如何振動。她沒有絲毫經驗,只能摸索著前進。20多天過去了,沒人開口說話,袁敬華著急,她跑到村子外的土丘上哭了好几次。
“從小這倆孩子就聾了啞了,人家大醫院都不能治,你個半大孩子就能行?”父母對此一直充滿怀疑。袁敬華沒有气餒,繼續教她們摸脖子。“我不知道到底會怎樣,可我知道不做就注定沒指望。”
同時,袁敬華心里很清楚,要想在家里辦學,必須贏得父母的支持。因此,她不厭其煩地教兩個孩子反复念“爺爺”“奶奶”。
一個多月后,兩姐妹先后都開了口。袁敬華喜出望外。她赶緊把兩個孩子領到父母面前,她們拉著兩個老人的手,一遍遍喊“爺爺、奶奶”。袁敬華的父母被感動得流淚了。
原先堆滿鍋灶、柴火的12平米的廚房,很快被父母清理干淨,成了正式的教室。父親找來一塊三合板,她用毛筆蘸著紅漆在上面工整地寫上:夏津縣渡口驛鄉三屯村聾啞學校。父母幫她挂到了大門外。
兩姐妹的開口,父母的支持,讓袁敬華有了底气。
她到附近村里去勸解、說服,又“求”來了五個聾啞孩子。日子在一天天向前推進,孩子也一個接一個地張口說話。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孩子來了,如果說最初的30個孩子都是袁敬華“求”來的,第30個之后則都是自己求上門來的。到1995年,袁家院子里已經有了45個孩子。孩子們要吃要住要學習,發面的盆升級成最大個的瓷盆。袁敬華和她母親每天要揉50多斤面粉,蒸一鍋鍋熱騰騰的饅頭;床鋪漸漸不夠用了,寒冷的夜晚,袁敬華摟著几個孩子睡在塑料布搭成的草棚里,一遍遍給他們蓋被子。學生多廚房盛不下了,父母想法又蓋了一間小東房。每個孩子一年60元的學雜費常常令袁家捉襟見肘。家中几畝地的收成一年年都貼進了學校。每年年底,袁敬華還要算計著明年得再養几頭豬,才能夠還上欠債給學生添點新學具。
這個農家妹子不怕吃苦,也舍得吃苦,想想孩子的笑臉,家長的欣喜,不苦哪知什么是甜?
將善良進行到底
許多年輕人往這邊走來。
男孩子干淨利落,姑娘們花枝招展,只有她一手牽著一個小孩(孩子太小放家里她不放心),一個未婚的年輕姑娘……她覺得自己在同學的眼光里是扭曲的。同學們天南地北地說啊笑啊,她一句話也插不上,只有死死攥著孩子的手,躲在角落里。她清楚地看到,自卑像荒草在她的心田里瘋長———
這樣農閑之余的聚會袁敬華只參加過一次。她也是人,一個懂尊卑要臉面的姑娘家,原本她完全可以像她的同齡人一樣趾高气揚享受青春,但是世俗的偏見卻常常讓她面色灰暗。
雖然父母理解了她的選擇,但村里人并不理解。每當她從街上走過,背后都有人指指戳戳地叫她“啞巴老師”,還說她家里養了一群小啞巴。年少的她忍不下這口气,与他們据理力爭:啞巴不是孩子們的錯誤;再說現在他們已經能說話,即使能說一個字也不叫啞巴。口舌之戰尚屬小事,最可怕的是到了26歲,還沒有人上門為她提親。
她從事著世上最高尚的事業,得到的卻是最卑微的待遇。
很多時候,袁敬華只是需要一句肯定的話語。但突然發現,人們都很吝嗇。從1992年到1997年六年間,沒有任何上一級組織光顧過袁家小院,當然了,袁敬華也就不可能听到什么認可和肯定。不要說這只是一個20歲左右的姑娘,即使再成熟的人也難免委屈彷徨。
在那些漫漫長夜里,袁敬華長時間地看著熟睡中的孩子,心里默念道:“孩子啊,快快開口講話吧,快快成為健全的人,讓老師也挺起脊背直起腰來。”
袁敬華每天都寫日記,每篇日記的最后都忘不了寫這樣一句:“挑戰人生,永不回頭!”教室雖小,她也不忘在牆上辟出一塊干淨地儿,寫上“堅持不懈”,每天她都看上几遍。袁敬華從各种角度磨礪自己的意志。
當然,學生給了她最堅定的信念。星期天過后星期一,袁敬華走進教室,見孩子們都眼瞅著她笑。一個女孩子從座位上遞給她一個紙團,因為學習用紙很寶貴,學生用的是草紙。在孩子們笑眯眯的目光中,袁敬華將紙團一層層揭到最后,原來是一顆糖果。是孩子從家里帶來的,自己沒舍得吃。
從一定意義上,這微不足道的細節支撐著袁敬華的整個世界。
善良讓我如此美麗
這是一次別具一格的相親。
中午一下課,袁敬華赶緊跑到里屋收拾一番。其實也真沒什么好打扮的。從1992年到1998年,她沒有添過一件新衣服。1998年夏天,袁敬華參加山東省青年志愿者報告團時,几個孩子的家長這個5元那個10元地湊錢給她買了一身連衣裙:上身是白色的小褂,下身是黃花裙子。袁敬華這天就換上了這身平時不舍得穿的連衣裙———26歲這年,有人給袁敬華介紹了一個對象,是縣城一所中學的語文老師。
許多年里,三■五庄的人都知道袁敬華的“嫁人宣言”:我嫁出去可以,但是這些孩子也要跟著我過去。必須接受這些孩子,我才能接受他!
最初這個畢業于師專的中學老師本人也不那么情愿。但他的父母家人都相中了袁敬華。他奶奶更是一遍遍地勸他說:“這么好,這么善良的姑娘,你打著燈籠到哪儿找去?”中學老師在家人的再三勸說下,這天決定親自來村里看看袁敬華。
中學老師進門的時候,學生們擠滿了院子。只見袁敬華左手摟著一
個右手攬著兩個,只是沖中學老師羞澀地笑。袁敬華是第一次相親,臉燒得紅扑扑的。中學老師覺得她真像一株含羞草,那么美好,不由自主也咧嘴笑了。笑臉對笑臉,兩顆年輕的心很快靠近了。2000年10月,他們結婚了。婚后還是以袁敬華家為据點,中學老師來回跑。如今他們的寶貝儿子已經兩歲了,袁敬華多數時間仍然与她的學生在一起。
全村上下開始對袁敬華刮目相看。誰也沒想到,不少人擔心嫁不出去的袁敬華,最終嫁了個各項指標都相當過硬的對象。更令他們想不到的是,有一天,三屯村會盛不下袁敬華。
1998年春天,德州日報率先對她的事跡進行了報道,袁敬華艱苦辦學的事,一下子被廣大德州人民所熟知。許多人被感動了,紛紛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德州新華書店首先為他們捐助了10万元的學習生活用品,桌椅板凳像模像樣,上齊了發面机、饅頭机等設備。更有許多家長聞風而動,紛紛把孩子送到了袁家。
1998年7月,市、縣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以及希望工程合力辦學,給袁敬華的聾啞學校在村里蓋了20間房子,孩子們住上了政府社會提供的校舍,袁敬華的日子有了改觀。從此,她不再是孤軍奮戰,她的背后有強大的政府和社會。這是一次很大的轉折。
經各种媒体宣傳報道,袁敬華的事跡傳播到了全國各地,來求學的孩子絡繹不絕。20間房子也盛不下了,袁敬華只好再搬家,2002年年底,他們把新學校搬到了縣城開發區。交通便利了,條件好了,孩子們冬天有了暖气,早上也吃上了雞蛋。袁敬華想笑,但她笑得很牽強。這新校舍花費的120万元,有部分是社會政府捐助的,還有70万元是她怀著孕跑了快一年才得到的貸款。為了教好110名學生,袁敬華聘請了15名教師,你袁敬華舍身辦學可以不拿工資靠老公養著,其他老師卻等著工資養家糊口啊。每個孩子學制四年,每年交2000元學雜費,吃住全包括,哪里還有錢給老師發工資?何況袁敬華如此心軟,有錢沒錢的,只要孩子送到了她面前,就都有學上。
沉重的經費讓袁敬華發愁。她把這件愁事在這次全國人大會議上提了出來,呼吁政府支持民辦學校,給予三年撥款,“民辦同樣在為國家分憂,同樣也承擔了一些義務,作出了貢獻。”袁敬華的話不無道理。辦學12年來,她的學校已有240名孩子走出了無聲世界,其中56名學生已進入正規學校就讀。從袁敬華羽翼下走出去的孩子,都已成家立業自食其力了。他們不再是社會的累贅。
善良是一种能力
在袁敬華看來,她的起點很低,她本來只想讓聾啞孩子有個上學的形式———哪怕只是從孩子自家走到她家有一個背書包上學的過程。
但12年間,最先的兩個孩子已發展到來自全國11個省市的110名學生,爆滿,再次爆滿,四面八方的孩子仍源源不斷……
袁敬華本人也擁有了一車皮裝不下的各种榮譽……
本來只想收獲半升稻谷,卻意外地收成了几個糧倉。
當善良不只單純停留在一种情緒上時,善良就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能力,它能使聾啞人開口說話,使盲人重見光明。
滿眼皆是渴望成功、志在必得的紅男綠女,他們旺盛的斗志令草木動容。袁敬華從未立志成功,但她取得了异乎尋常的成績。
善良是袁敬華生命的黃金,在鍛造他人的同時也鍛造了她自己的輝煌。摘編《中國青年》
農家姑娘袁敬華本來只想讓聾啞孩子有個上學的形式———哪怕只是從孩子自家走到她家有一個背書包上學的過程。但12年間,最先的兩個孩子已發展到來自全國11個省市的110名學生,爆滿,再次爆滿,四面八方的孩子仍源源不斷……袁敬華本人也擁有了一車皮裝不下的各种榮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