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北網3月21日電 10年前聾啞學生城鄉比例為1:1,現在這個比例為1:4;農村聾啞兒童先天與後天的比例為1:3。做出這一統計分類的,是呼蘭區聾啞學校校長寧福奎,他說優生優育難點在農村。
寧福奎介紹,10年前,呼蘭區聾啞學校有30名學生,城鄉基本各半。現在,該校有51名學生,家在農村的40人。10年來,農村人口在相對減少,城鎮人口在相對增加,但聾啞兒童比例卻城鄉『失調』,問題就在於農民的文化素質和農村的生活水平,說的再白一點兒就是優生優育意識不強。『在呼蘭,聾啞兒童的入學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所以我們的統計有說服力。』
寧福奎說,聾啞學校曾接收過三個聾啞胞兄弟。他們的父母在發現老大是聾兒後,又連生了兩個孩子,結果都是聾兒。醫生斷定,近親結婚使他們的孩子成為先天性聾兒。像這樣的例子不止一個,更可怕的還有當年畢業於聾啞學校的學生,又將他們聾兒送回母校。
如果說先天性聾兒是沒有辦法的事兒,那麼後天因素致聾的則更讓人痛惜。寧福奎說,全校40名農村聾啞學生,有近30人是因病或用藥不當造成的。嬰兒在1歲左右進入學語期,此時如果反復使用奎寧、慶大霉素等藥物,很容易使嬰兒致聾,但就是這麼一個常識性的醫療知識,被鄉村醫生和年輕的父母們遺忘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