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黃天如/台北報導】
很多民眾都不懂,家裡的老人家明明重聽,為何不肯戴助聽器。醫師說,傳統助聽器塞在耳朵有悶塞感,不舒服又不美觀,且聽到的聲音常失真、不清楚。國內新引進中耳植入器,直接震動聽小骨,傳到耳蝸與一般人音波傳導的原理類似,音質清晰多了。
年近花甲的陳太太是中餐廳的老闆娘,幾年前她先天性耳硬化症左耳全聾,右耳只剩一點點聽力,幫客人點菜時,常因「紅燒獅子頭、紅燒魚頭」等菜名聽不清楚,鬧了不少烏龍。她說,曾試戴傳統耳掛式助聽器,但耳朵又悶又脹很不舒服,「而且看上去一下子老了十歲」。
經醫師評估,陳太太去年九月接受自中耳植入器(VSB)手術,在耳後開一個約二.五公分的切口,將植入體崁進中耳道固定;十元硬幣大小的聲音處理器如磁鐵般由外對應吸附,再以頭髮覆蓋,完全看不出來戴了助聽器。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陳光超表示,傳統助音器是將外在聲音壓縮後再放大,經外耳、耳膜送到聽小骨,「就像是摀住雙耳,聽自己講話」,聲音失真。
中耳植入器是透過植入器及聲音處理器將電流直接傳遞至中耳的聽小骨,透過振動原理,聲音的品質幾乎可以跟自然音媲美。
中耳植入器只適合聽損程度小於八十分貝的中重度聽障者(約相當機車從身邊急駛而過的音量),單耳連同醫療器材及手術費用約卅至卅五萬元,健保不給付。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