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個發達國家,然而發達到什麼程度呢?沒親眼看到的時候,總覺得虛無縹緲,直到有一天。我踏上了美國這塊土地,以親身感受才對美國的發達有了比較感性的認識。
位於華盛頓的加勞德特大學,是一所世界性的聾人綜合大學。在校學生,絕大多數來自世界各地的聾人,主要是培養特殊教育專業的碩士生或博士生。
既然學校的主角是聾人。這裡的無障礙設計就是一切為了聾人能夠無障礙的生活和交流。在美國,聾人手語是國家承認的語言。據說,各個大學都開設手語課程,手語的地位與其它的外語地位相同,在大學中,如果選擇了手語這個語種,那麼手語考試成績將計人總學分。
加勞德特大學滿校園的人都在使用手語。這是學校對在加勞德特學習和工作的起碼要求。當初,這種現象曾經讓我很迷惑,明明是兩個有聽力的人在說話,可他們在打手語;學校郵局的工作人員和圖書館管理員彼此也在打手語,他們有健全人,也有聾人。在這裡,不易分出誰是有聽力的人,誰是聾人。他們都是平等的人,在獲取資訊、參與社會的過程中,他們都享受著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物質和精神文明的成果。電視節目帶字幕很普遍,大學內的電視台中是一男一女兩個警人學生用手語主持節目。學生宿舍的門鈴都是“燈閃”式!“鬧鐘”是靠床的振動。
作為聾人,常常為打電話苦惱。當然,我周圍的人都很高興幫忙。可是,開口求人,畢竟不如自己做來得坦然,求人的過程,常常讓我失去自信。在美國,聾人完全不必有此煩惱,聾人打電話很方便,公用電話上裝有聾人用來打字的鍵盤,只要塞進硬幣,就可以在鍵盤上把自己要說的話打出來。在電話的終端有一項把文字轉換成語音的服務,受話方如果是有聽力的人,他聽到的就是正常的語音。生活條件好的聾人還有自己的私人電話,他們的尋呼機上就有打字鍵盤,收到傳呼,自已就可以馬上回話。
在訪問聾人的家庭時,我還看到他們的“門鈴”和“電話鈴”是多麼方便。外面有人按門鈴時,房間內樓上樓下所有的照明燈都忽暗忽亮地閃。電話鈴“響”時,房間照明燈也閃。他們的區別就是一個閃的間隔短,一個間隔長。我們作客時正巧家裡來客人按門鈴,在燈滅的一剎那,我腦中閃過一個意識:停電了!可馬上燈又亮了。聾人朋友告訴我:有客人來!我不由得想到我們的“聾人門鈴”,那是著人自己在房間裡因陋就簡接一條線路,然後在某個自認為明顯的地方掛一個燈,外面有人按鈴時,這個燈就亮。這個“門鈴”最大的不足就是受國力所及的限制。常常有耷人家庭由於來客按“鈴”時正巧在廚房,或正在房間某個看不見燈閃的地方,讓客人產生誤會。美國這一項無障礙設計,其實不算什麼高科技。原理很簡單。
電腦網絡的普及,也為美國聾人快速接收資訊,溝通資訊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在公共場所參觀時、我還注意到,許多地方都標有輪椅在此出人的標誌,大門處還專門有輪椅進出按鈕,健全人進出。需要用手推門;坐輪椅的人,只要按一下按鈕,兩扇門就大開,人進去後,門又無聲地自動關上。美國是個汽車王國,聾人、肢殘人都可以開汽車,於是就常常可以看到停車處有的地方畫著輪椅標誌,這是專門給肢殘人停車的地方,這樣的地方都是在進出方便。有坡路的位置,其他人佔用是違章的。
這些體貼人微的設計表明,美國在提高全體人民生活水準的同時,沒有忽略殘疾人這個特殊困難的群體。社會上的一切,既是為健全人準備的,也是為殘疾人準備的。當然,這個世界也許還有偏見和歧視,然而,殘疾人借助一些無障礙設施,再加上自己頑強的拼搏,他們就有平等參與的機會。
加勞德特大學的校內食堂,有一巨幅壁畫,畫面不複雜,就是許多手,黑的手、白的手、黃的手,各種形象的手組成了這一幅大大的壁畫,我在這畫前深思過:這幅畫的創意是什麼呢?也許,它想告訴世人,地球上有這麼一個手語族的存在?也許它想告訴人們,我們同在藍天下了不論哪一種理解,我都感到這是理解和尊重,是一種文明。在這裡,不分聾人還是健全人,人人都能夠享受現代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