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助聽輔具與聽障教育
新竹教育大學 特教系 江源泉
一、幾個問題
1. 教育的目的何在?
2. 六年級還在學「小白兔喜歡吃紅蘿蔔」「中秋節吃月餅」,問題處在那裡?
3. 媽媽說:「我要我的孩子跟正常人在一起。」難道不對嗎?
4. 媽媽又說:「聽多了,自然就會說。」真的嗎?每天看CNN,就會說英語嗎?
5. 老師指派或徵求「愛心小天使」幫聽障生跑福利社、辦公車月票,難道不好嗎?
6. 小四的聽障生的造句:「哥哥依依不捨的離開爸爸家」 ;「姊姊依依不捨的爸爸媽媽離婚」。老師該怎樣訂正第二句的錯誤?
二、認識聽障
(1)依聽障程度:重聽 輕度 25-40分貝
中度 40-70 分貝
重度 70-90 分貝
聾 極重度 >90 分貝
三、 聽障生的聽的問題:聽得到不等於聽的懂
(1)殘存聽力與語音的分佈
(2)聽障與口語接收
ㄟˊ ㄨˋ ㄞˋ ㄢ ㄨㄥˊ
ㄕ ㄓ ㄗ ㄙ ㄔ
(3)聽的能力
1. 偵測 – 聽得到信號有無
2. 分辨 ㄙㄢ / ㄕㄢ
3. 識別 ㄕㄢ ㄕㄨㄟˇ=山水
4. 理解 她喜歡遊山玩水=她喜歡到野外
旅遊。
四、聽障生的口語及語言問題
(1) 清晰度--大多反映聽的狀況
(2) 流利度--反映語言知識
(3) 語言的內容音韻、構詞、句法、語意、語用
(4) 學習與認知型態----僅靠視覺學習對教育的後果
(5) 抽象思考與認知層次的提升(烏龜賽跑的故事)
(6) 圖像思考連結與語文創作
耳朵聽… 餅-月餅、蛋餅、紅豆餅、燒餅、太陽餅…
眼睛看… 形狀、大小、顏色….各不相同
老師:請用「餅」造詞;今天的作文題目是「餅」!!!
五、來自融合班課程的問題
(1)「融合」與「回歸主流」的差異
( 2 ) 師資
(3)教材教法
1. 融合的條件授課方式—針對已能聽、能說的學生設計,教讀與寫,做為學習其他知識與技能的工具。
2. 缺乏流利的口語做為閱讀與寫作必備的基礎。
3. 三年級起,課本文字逐漸脫離口說語言,轉
為書寫式的語言。(如:明鄭時期 取代
台灣在明朝鄭成功及鄭經治理時期)
六、聽障對聽障生與聽障生的影響是全面性的
聽力—語言—溝通—學業—職業—交友—婚姻—生活的態度
1、語言與認知發展
2、物質需求的滿足
3、人際關係
4、自我意識
5、學習困難
七、 處理與補救
(1)聽的方面:
1. 聽障生常用的助聽輔具及其功能
a. 助聽器
b. 調頻系統
個人用
聲場
c. 人工電子耳
2. 助聽器的限制
3. 改善教室聽的環境與調頻系統
4. 請問最好助聽輔具能解決哪些3.3所列聽的問題? 有能解決多少聽障生的語言、認知、學習、和溝通問題、?
(2)提供完整的溝通系統(有一套總比一套都沒有好)
(3)語言訓練
1. 回歸基礎、良好的語言能力是學習所有學科的基本工具
2.((聽))、((((說))))、讀、寫
3. 造詞、造句、語意、語用
4. 先製造情境,再提供描述的語彙、句子
5. 造完整的句子
6. 無時、無處不可學語言
(4)一般教學要點
1. 視覺提示:如利用板書、圖表、圖解(如因果關係)
2. 授課時面向學生, 以利讀唇。
3. 務必使用調頻系統,麥克風距離口部不超過15公分。
4. 國語科教學—不能僅教字詞的寫認,必須透過造新詞、造新句的練習,確認學習成果。新詞介紹必須有情境呈現,避免純靠口頭解釋,並應在日常生活中找尋適用情境。
5. 助聽輔具適當的應用與維護及每日例行檢查。
八、更困難的挑戰
1. 在缺乏有效的溝通方式下,「傳道」、「受業」、「解惑」
2. 從具體的事件「兔子比賽中睡覺」體會到象徵意義「驕傲、輕敵」
3. 媽媽說:「我要我的孩子跟正常人在一起。」難道不對嗎?--親職教育:學校教育的目的遠超過提供社會互動的情境。
4. 媽媽又說:「聽多了,自然就會說。」真的嗎?每天看CNN,就會說英語嗎?讓父母了解助聽器材頂多只能幫學生「聽」,但不能幫學生「分辨」、「識別」、「理解」
5. 老師指派「愛心小天使」幫聽障生跑福利社、辦公車月票,難道不好嗎?
問:有誰能指派「愛心大天使」?
6. 與家長共同培養聽障生積極、不怕苦的生活態度。


出處:http://www.nhcue.edu.tw/~spec/94data/941207b.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