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8-12-18
記者:撰文/楊茵絜 攝影/鄒瑋
她的舞台,沒有絕對的巨星演員,可是有最美麗的風采;她的耳朵,是為了聽見都市裡微弱的聲音而開;她的雙手,為了能為「關愛之家」與台灣故事發聲而揮動筆桿。汪其楣10多年來,就像一道照暖了失落國度的光芒。
她讓每個人走上舞台,都成為主角
身為一個導演,汪其楣做的劇場有別於其他人,一來是她特別喜歡編自己的故事、做中國台灣的故事,喜歡選自己要的演員,她的劇場不是只為戲精而開,而是為了更多沒被聽到的聲音而架構出來的,就像汪其楣最有名的「聾劇團」、由「重量級」女孩擔綱女主角的《月半女子月半》、為台南女性書寫的台語劇本《一年三季》、為魯凱族和排灣族做的樂舞劇《鬼湖中的巴冷公主》與《瑪樂芙勒》。那些演員們或許不是鎂光燈下最亮眼的卡司,但是每個站在台上的表演者,臉上都會浮泛著最滿足的淺笑。
1978年,汪其楣就做了第一個「聾劇團」,演出她自編自導的戲碼《飛舞的手指》。她學會手語與這些朋友們溝通,她說:「很多人也許會覺得他們聽不到,可是那些人並不知道聽障同胞因為聽不到,所以能夠比我們看到更多細節,可以做出更多動作去表達自己要什麼。」
2006年,她曾經收到表妹贈與的一本詩集,收錄所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勞工詩作,汪其楣從字與句之間聽見他們的聲音。她想:「哎唷,報紙上老是寫著虐待啊,工廠著火啊。我想,也許我們能夠藉由『演奏你的音樂』,來表示對他們文化的尊重。」於是藉由這些不同民族的音樂,再配上詩人本身朗誦自己的詩,這場由印尼、泰國、菲律賓、越南的外勞組成的《聆聽‧微笑》音樂會,讓在場所有的聽眾都遺忘了報紙上的血淚。
她讓每個台灣故事,比西方故事還精采
汪其楣不單單是讓失落國度之中、被忽視的聲音走上舞台,她同時還找出了最精采的本土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說出來。
「為當代人物做傳,這有點像是一種使命感。」她用爽朗的聲調說著。但是那使命感可並不那麼容易完成。關於千首詞人慎芝的故事《歌未央》,汪其楣花了許多心思,跑到台視的倉庫裡,去尋找上頭積累了厚厚灰塵的《電視周刊》,從第一本翻到第一千多本,來一一找出當時最紅的作詞者慎芝的報導,還跑到慎芝的弟弟家求問,她是否可以看看過往的創作手稿來作為參考,最後她才寫出了《歌未央》的劇本。她說:「慎芝的故事,情感是很感人的。55歲的時候,她的兒子先是猝死,緊接著隔了一年,先生又過世。女性的情感上,就值得把這個故事說出來。」
除此之外,幾年前舞蹈家蔡瑞月尚未過世時,她也曾經花4年時間,編寫《舞者阿月》的劇本。「那時候我每天慢慢寫劇本,寫到感動處,自己也特別開心。寫完了又讀劇。正好另一個導演黎煥雄聽到了,覺得我讀起來的口氣還滿適合的,就要我繼續做演員。」汪其楣慢慢道來:「就像我在北藝大教書教了那麼久,下午一點的課,我還是緊張兮兮地每天早上11點就到學校一樣。演戲,當然也是緊張的,與朱陸豪事先整整排練了一個月,後來又繼續再與所有人排練,才完成此劇。」不過最終,也是最重要的,舞者阿月終究在她的生命完結前一個月,親自到了劇院,看見這場由汪其楣為她作傳與編、演、導的戲,見證了她的人生被光采地搬上舞台展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