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龍網11 月11 日19 時10 分訊(記者周曉雪)北京殘奧會火炬手、上海市自強模範、重慶市青年五四紅旗手…… 作為中國首位聾人女博士, 她身上的“ 光環” 十分耀眼。她放棄了上海、深圳萬元月薪的工作, 選擇了在重慶師範大學當一名聾人教師。她就是2014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自信陽光的聾人博士鄭璇。今年8 月,鄭璇受邀參加山東衛視《我是先生》節目,堅守特殊教育的她讓全場觀眾感動。而她希望創辦聾人與手語研究中心的夢想,也正在一步步實現。
鄭璇2 歲半時,因用藥過量,聽力嚴重受損,成為聾人,墜入無聲世界。值得慶幸的是,父母沒有輕言放棄,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家庭語言康復訓練。
幾年下來,鄭璇依靠助聽器和讀唇,可以與健全人正常交流。在武漢大學念完本科和碩士之後,她又考進復旦大學,攻讀了博士學位,成為我國第一位自主培養的聾人博士、第一位聾人副教授。畢業後,鄭璇來到重慶師範大學講授聾人高等教育課程。
問起她為何放棄在一線城市的發展機會而選擇重慶時,鄭璇說, 重師是聾人師範教育在西部唯一的點,但剛剛起步,“我想為聾孩子們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特教老師,也希望用自身的經歷鼓舞聾人大學生以實力改變世俗偏見, 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
而鄭璇的人生經歷為聾人大學生們樹立了一個絕佳的榜樣。“鄭老師不僅教我們知識,更教我們為人處世與做人。”重師聾人高等教育專業大二學生周夢婷告訴記者,鄭老師經常在各種場合主動幫聾生翻譯,每週還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同學們組織手語角活動,編排舞蹈與手語歌。
如今,鄭璇依舊在工作崗位上做著這些不計工作量、更沒有報酬的“份外事”,她總是樂此不疲。“既是事業,也是職業。除了聽,聾人甚麼都能做。”鄭璇這樣評價自己的這份工作。她期待著,在今後的日子裡能教出更多優秀的新一代特教老師,改變更多殘疾孩子的命運。
今年8 月,鄭璇還受邀參加了山東衛視《我是先生》欄目,她堅守特殊教育的信念和毅力,讓現場和電視機前的不少觀眾落淚。
而她希望創辦我國中西部首家聾人與手語研究中心的夢想,也在一步步實現。在相關部門和學校的支持下,她已經申請到了場地和資金,在學校裡搭建了一個小型運作平台研究手語,宣傳手語,為“聾”和“聽”兩個世界架起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