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專訊】聽不到音樂,如何起舞?受電影《狂舞派》啟發,港青禤彥勳發明音樂感應手帶,助聽障者也能狂跳節拍強勁的街舞,不再「甩」拍子。
不過,兩度為殘障者發明用品的禤彥勳,卻大歎本港發明路難行。
土生土長的禤彥勳,是香港大學物理學系碩士研究生,自小熱愛發明,曾多次參加科研比賽並獲獎。他中學時已發明新的機械義肢,加強殘障者的腿部屈曲支撐力,又曾發明過冷氣背心及防干擾手機套,今次是他第二度為殘障人士度身訂造發明用品。
體積如卡盒 成本數百元
原來禤本身也是一個跳舞迷,看罷電影《狂舞派》,很想令殘障人士也可享受舞蹈節拍,於是花了約一個月時間,發明音樂感應手帶,成本約數百元,冀憑一己之力,助聽障舞者在聽不到音樂的情況下跳舞。
設計原理很簡單,透過一個體積約如一個卡盒大小的轉化器,把無綫接收而來的音樂訊號,轉化為震動頻率,並透過手帶的震動器,為聽障舞者提供節拍。
聽障舞者Kujo本名Jacob Lyons,來自美國洛杉磯,天生右耳完全失聰,左耳聽力少於50%,由於無法聽到音樂節拍,以往只能藉着地板的震動或觀眾隨音樂的反應去感應節拍跳舞。
Kujo昨首次試用手帶,認為有助他跳舞,因當他在較大場地跳舞時,揚聲器透過空氣傳來的震動會較薄弱,但手帶能助他感應節拍,掌握較準確。禤冀改良手帶後能推出市場。
歎港欠支援 發明路難行
事實上,禤彥勳的發明曾多次在如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及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等比賽獲獎。但禤坦言發明家的路在香港不好走,香港的發明風氣較外國遜色。
他認為,港府在這方面的資源不算足夠,發明家若使用公司名義或能有資助,但獨立人士則較難獲得這些資源。
禤續指,他早年在中大就讀物理時,有不少朋友希望成為發明家,但因香港在科技方面發展不算好,因而放棄並轉投其他行業。他不想太快為掙錢放棄理想,正繼續進修,希望能從事科研工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