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安排聽障生集中一班,同時以手語和口語授課。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融合教育政策下,主流學校及其取錄的SEN生所獲支援情況深受社會關注。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2006年起獲撥款推行「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將手語帶入課室,是全港唯一同時以手語和口語授課的主流小學,既讓學校聽障生使用手語學習說話,亦讓健聽的學生學習手語,讓兩者成功共融。惟有關資助將於本學年結束,校方擔心在缺乏支援下,新學年將被迫放棄招收聽障學童,期望能獲當局的恆常撥款,但申請3年卻不得要領。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2006年起獲賽馬會撥款額外聘請手語教師,每級有一班可錄取6名聽障學童,上課時原任老師以口語教學,聽障老師則輔以手語翻譯。該校老師認為,此上課模式可讓聽障生易於吸收課堂內容,健聽生也可從中了解社會上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學習關顧他們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同理心。

缺支援恐停收小一聽障生

有關資助將於本學年完結,在缺乏支援下,校方擔心新學年要停收小一聽障生;該校3年前已向教育局申請每年80多萬元恆常撥款,惟局方回應在現有政策及資源下,無意提供其他額外資源。校長胡艷芬表示,若每年獲得有關撥款,學校可於每級增聘聽障教師或教學助理,令更多課堂有手語翻譯;另可開設手語班,安排老師和學生學習手語的溝通技巧。

惟目前獲撥款機會不樂觀,她認為:「照顧這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政府責無旁貸。對教育來說,這些基金只是『單頭式』項目;不希望這是有時限撥款或每年要學校申請才發放,因為教育是不斷循環的事業。其實最大的損失,我相信是社會上一些最弱小的兒童。」

教育局回應指,聽障生發展受不同因素影響,不只取決於學校的支援。至於會否提供恆常撥款,局方指學校可以靈活運用資源,例如申請優質教育基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4-04-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