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依賴期,出生後依賴母親,上學前依賴身邊的親人。隨著孩子進入學校,走向社會,他自然會慢慢擺脫這種依賴。
聾童也有這樣的依賴期,而且在時間上還要更長一些,尤其是在普通班中讀書的聾童。他們常常要長時間地依賴熟悉的同學,在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獲得幫助。在學校之外,他們也常常依賴親人,沒有親人陪同,他們就寸步難行。這種依賴期的長短因人而異,有的聾人很小就學會了獨立,也有的聾人一直持續到成年。
這種依賴常常會給聾人自己帶來心理上的困擾,使他們感到自卑。若聾人周圍的人不能理解這種依賴的客觀性,就會加深困擾。我的父母就很重視我的自理能力,認為總依賴別人是不好的。而我又是那樣地需要熟悉的人的幫助。總是被迫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對自己的自尊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
從目前尚不完善的理論上看,依賴期太長不利於聾人的成長。聾童的父母和教師,以及聾人自己,都應該努力克服這種依賴。一個獨立的人格,對聾人的一生都有利。
但是,人們所處的環境和自身的素質是千差萬別的,即使成年的健聽人也有依賴性很強的。對此,不能太求全責備,尤其是一些聾人自己。很多時候,我們是為了逃避一種依賴而走向另一種依賴。當我們的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的要求是正當的,不能說是依賴。可當某件事情我們確實能自己去做的時候,我們就必須擺脫依賴。
同時,不管怎樣,天真的童年總會過去。當聾童長大了,生平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殘疾意味著什麼的時候,他就會出現一個心理危機。它發生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的。這時他會格外敏感,十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在獨立生活的選擇上,在與同學朋友相處上,他都會顯示出一種心理上的迷茫與痛苦。在性格上,他常傾向自卑或自負、做作或冷漠等等,愛走極端。
我讀中學時,學習成績很好,這為我贏得了很多榮譽。但父母對我的學習成績並不那麼重視,或者是表面上不重視,同時我又發現自己除了學習,甚至包括學習,很多人都比自己優秀。我感到支撐我的自尊的力量變得那樣微不足道了。我不得不在表面上做的堅強做的優秀,把不開心的事情統統埋在了心裡,一直壓抑了很多年。
這時候的聾人尤其需要理解和指導,需要人們幫助他正視自己並接受自己。聾人也是人,弱勢群體的概念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在主流社會裡,一切都是為了主流的人群,我們的需要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我們的需要是正當的,但是它得不到滿足,所以社會上才出現了弱勢群體。
我自己做為一個自幼失聽的人,一個在健聽世界長大的聾人,我常常比別人更多地感到自己的與眾不同,並由此產生很多的苦悶,也更迫切地想了解出路何在。進大學後,我第一次接觸了一些與我有相似經歷的人,也讀了很多相關的書籍,我才能慢慢地正視了自己,並寫下這些文字。
感謝我的大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