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一周新聞’……”元月1日晚上7時,當市民打開電視機,在異常熟悉的中山廣播電視新聞螢幕上,發現左下方多了一個“畫中畫”:手語主播巫曉丹,用她準確、優美的手語,將電視新聞內容傳譯給聾啞人觀眾。開播20年來的市廣播電視台推出手語新聞播報,開啟了全省地級市電視台手語新聞的先河。
據了解,目前,我市有50000多名殘疾人,其中相當部分殘疾人在聽力、語言上出現了障礙。他們只能通過手語這種特殊的方式,與人進行交往。以往,在我市廣播電視台開播以來的電視節目中,沒有一檔配以手語的形式予以播出,聽力殘疾人無法通過廣播電視全面了解外界的資訊。有關人士表示,這是社會進步歷程中必須補上的一個“缺失”。
市廣播電視台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市殘聯和市廣播電視台攜手,從今年元月起,在每週日晚7時的綜合頻道上播出“一周新聞”,讓我市的聾啞人觀眾和普通觀眾,同享電視新聞,這體現以人為本、服務特殊群體的宗旨,為廣大聽力殘疾人與社會搭建了增進溝通的平台,讓聽力殘疾人能夠及時地了解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及更多的社會資訊,營造“資訊無障礙”的和諧社會氛圍。
我市新聞手語主播第一人
手語新聞的開播,使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巫曉丹成了我市新聞手語主播第一人。巫曉丹第一次上鏡時,幾十分鐘不間斷的手勢和口形動作,讓她有些手臂發酸。她曾參與過我市一些大型活動的手語翻譯工作,不過,第一次從台前“走”進電視裡,她的頭腦其實是一片“空白” 她早已“忘記”了緊張。她說,當電視台新聞節目主播人說出第二個字音時,她必須“習慣性”地用手語翻譯出節目主播人發出的第一個字音來,否則,就沒有時間接下去工作了。此外,在電視上做手語新聞,面對的是攝影機及全市聾啞人觀眾,要表現得平靜、親和,才能讓電視機前的殘疾人在觀看時感到親切、自然。
聽障者“看”到了聲音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我市開播“手語新聞”後,一些平時“不喜歡”看電視的殘疾人,現在也看起電視新聞了。石岐區聾啞人阿紅的家人告訴記者,那天,阿紅特別早吃過了晚飯,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一周新聞”播報。阿紅“說”,第一次通過中山電視新聞與家人共享到了我市文化與文明的成果。這讓她“感受到了社會對殘疾人的尊重”。她表示,通過手語“聽”到電視新聞,對中山的社會有了更多的了解,看完電視後,她興奮得好久不能入睡。
市殘聯理事長簡海燕說,手語新聞播報,關注我市的聽障人士,讓這些無聲的朋友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火熱的生活中來,進一步弘揚了人道主義,營造了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環境。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滿足了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的需求,這是中山社會文明進步的又一讓人歡欣鼓舞的事情。
- Jun 19 Mon 2006 22:22
廣東省中山市有了電視手語新聞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