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特徵及面對的困難﹕ | 幫助他們的方法﹕ |
弱視學生: ² 需用手眼協調之作業或遊戲,表現拙劣。 ² 無法看清楚遠方物體。 ² 有畏光現象,難辨顏色。 ² 閱讀圖畫書籍感到困難。 ² 閱讀時容易疲勞,無法長久持續。 ² 由於視力差,影響朗讀的速度,且經常跳字或跳行。 ² 容易誤讀或誤認形體相似的字。 ² 視覺差,也影響書寫時的情況;對字體筆劃較多的字,常無法正確書寫。
| ² 協助面對障礙﹕鼓勵他們接納自己的障礙,不要拒絶、不要否認。 ² 協助寬容對待別人的好奇。 ² 鼓勵他們使用光學輔助器材,以獲得較佳的閱讀效率。若其他同學對器材感到好奇,也鼓勵他們回答同學的疑問。 ² 老師和同儕應以平常心看待他們。 ² 老師要教導同儕對待視障者應有的態度,讓大家能融洽共處。 ² 公平對待﹕經指導後,視障童也能負責班上的職務,老師應給予他們服務的機會。 ² 鼓勵付出﹕要培養視障學生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自我價值感,除鼓勵視障童接受別人的協助外,也要為別人服務。 |
聽障學生﹕ ² 失聰不只妨礙溝通能力之自然發展,同時也切斷了許多學習的機會。他們多半依靠視覺認識世界,往往只看到表象的部份;不在視野範圍之內的,常常被忽略了。 ² 中度弱聽的人說話時會出現口齒不清的現象例如「老虎」說成「老五」,「謝謝」說成「葉葉」。 ² 深度弱聽的人對生活中的聲音,反應相當遲純。 ² 小小的聲音為他們來說可能成為噪音。 ² 由於聽力的問題,直接影響他們的溝通能力。
| ² 父母、教師在教導聽障者,必需儘可能的提供實際的經驗,讓聽障者去親身體驗。 ² 給予他們無障礙的學習環境﹕這包括普通學校普通班師生的瞭解與接納,筆記抄寫服務,改變「聽寫」的評量方式,提供適當的座位等。 ² 配戴合適的助聽器,並經過聽能訓練及說話訓練,中度弱聽的人的聽取及說話能力才會改善。
|
有讀寫障礙的學生﹕ ² 注意、記憶、基本閱讀技巧、閱讀理解、書寫等表現有顯著困難 ² 這一刻鐘很努力記憶的東西,下一刻鐘便會忘記。 ² 很難明白一個句字的意思,也就更難明白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意思了。 ² 常把形近字的意思混淆或常錯讀形近字。 ² 寫字時常增刪去字的筆劃,把字的左右上下結構倒轉來寫。 ² 字不能寫在規定的範圍內。 ² 不能好好地把握字的結構,叫人不明白他們寫的是甚麼字。
| ² 教導學科特定的研讀技巧,如組織、找標題、瀏覽等。 ² 減輕機械性抄寫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抄寫。 ² 讓學生以電腦文書輸入代替手寫完成寫作。 ² 允許用其他方式做作業(錄音、照相、剪貼等)。 ² 在筆上套一個握筆器,矯正不良的握筆姿勢。
|
有自閉症或自閉傾向的學生﹕ ² 社交發展的障礙﹕自閉兒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不大察覺別人的存在。他們未能主動與人交往、分享或參與活動。他們也缺乏合作性和想像力。最終導致與人相處困難。 ² 溝通的障礙﹕自閉兒的語言發展大多出現顯著緩和障礙,說話內容、速度及音調異常。另外,他們對語言理解及非語言溝通會有不同程度的困難。 ² 重複性及局限性的行為模式﹕自閉兒會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絕改變習慣和常規,並且不斷重複一些動作,例如前後擺動身體。 ² 發展障礙﹕他們各方面的發展並不平均,例如一個六童歲在手眼協調發展方面與同齡兒童相若的孩子,其溝通能力可能只等同於一個一歲的兒童。 ² 飲食、睡眠等生活習慣﹕患者會抗拒某種顏色、味道或未曾吃過的食物,最後造成嚴重偏食行為。 ² 強項和興趣﹕部分自閉者可能會有異常的記憶力。由於其專注於某一事項,在個人興趣和技能方面,可能有特別超卓的表現。 ² 缺乏體會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說,了解別人的情緒比了解別人的語言更為困難。因此,他們有時會有不恰當的情感表現和社交行為,例如看到別人哭泣而大笑。
| ² 學校方面﹕ ü 為學生提供有系統的學習環境和適合的學習活動。 ü 將學習環境、時間、活動模式等已知的轉變,預先告知學生,減少他們的焦慮。 ü 教導學生適切的溝通和社交技巧,包括情緒表達。 ü 教導學生鬆弛的方法,讓他們在遇到壓力時,能運用合適的方法紆緩不安的情緒。 ü 對於情緒不穩定的學生,教師宜透過體力活動或運動,讓他們消耗體力,發洩情緒。 ü 密切留意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更改活動內容或重新安排學習流程,減少他們因學業上的困難而出現的憂慮或問題行為。 ² 家庭方面﹕ ü 家長應多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及老師教導其子女的方法,好能在家裏也用同一套的標準及方法處理孩子的需要或問題。這樣除了可減少孩子的憂慮,也讓學習的成效得以提昇。 ü 家長也能藉由參與學校的家校活動,甚至參與當中的工作,而更了解孩子的問題及處理方法,繼而幫助孩子成長。
|
有過度活躍症的學生﹕ ² 活動過度﹕過動兒比一般的學童多動、好哭鬧、不安靜。上課時不注意聽講,幹事情也不能專心。 ² 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時除不專心外,做作業也不安定,寫字潦草,拖拉時間;易被周遭事物吸引,做其他事也往往是有始無終;常在教室裏突然大聲叫喊,被視為騷擾課堂的進行。 ² 學習困難﹕由於不易集中注意力,過動兒的學習主動性較差,成績因而不穩定甚至不合格。 ² 性格或行為障礙﹕患者多任性、倔強,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在集體生中不合群, 好與人爭吵。 ² 常被視為頑皮﹕在父母或師長的眼中,他們會被視為不聽教及頑皮,往往施以懲罰,或用普通的教育方式對待。這些孩子也常受到諷刺譏笑或歧視疏遠。 | 幫助他們的方法﹕ ² 藥物治療是一種幫助學童控制病情的方法。若孩子過動的情況嚴重,應向醫生求診。 ² 父母應注意教養的方法。聽從醫生的指示,按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施行正確的教養方法。 ² 父母和老師應注意加強對他們的注意力的培養,生活要有規律,作息要定時。 ² 讓孩子參加豐富多姿的文體、社會活動,使他們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 ² 用口頭表楊、鼓勵等強化方法逐步培養他們靜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² 規矩要簡單、明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