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着代表快樂的手語,鄧慧蘭最希望看到聽障學生能快樂地成長,「希望將來有一批快樂、健康的聾小朋友,能考入大學。」


沒有了聲音,人與人的溝通,靠的是眼神和動作。要讓失聰幼童坐下來拍照,說話、拍掌都沒法吸引他們注意,鄧慧蘭熟練地把拿着玩具的手移到小孩面前,讓他看見了,便乖乖坐下來。


坐下、吃飯、睡覺等簡單的意思,用肢體語言不難表達,但要在無聲世界暢所欲言,鄧慧蘭覺得手語是最直接的方法,她為有聽障的嬰兒開設手語班,讓小孩在學前就接受手語教育,以免錯過最好的學習時機。


她流暢地跟聾人談話說笑,又替記者繙譯聾人手語代表的意思,「豎起兩隻手指公,他們說多謝呀。」不是她開口說話,旁人或會以為鄧慧蘭也是聾的。


鄧慧蘭一直研究語言,對無聲世界感興趣,似有點格格不入,卻原來語言學家認定人生下來,總有一種屬於自己的語言可供溝通,但她發覺聾人竟然沒有。


記者以為,但凡聾人都懂手語,原來是錯的,香港十五萬聽障人士中,懂手語的只得八、九千人。




憑着多年來為聾人付出的努力,她(左二)上月獲得「香港人道年獎」,「始終是個很新的教育模式,還有很多改善空間。」


有手語卻不學,大部分聾人的口語都說得一嚿嚿,外人根本不明白他們在說甚麼。


對一個語言學家來說,聾人的「溝通語言」如此不濟,絕對是學術震撼,令鄧慧蘭決心以此做研究。


聾童學口語不學手語,得拜融合教育所致,不少聾童戴助聽器上主流學校,看老師口形,靠讀唇來學習唸字,和普通小孩一起受教育,可是不少聾童上課時聽得天一半地一半,學習很緩慢,成績差,老師也照顧不來。「就算戴上人工耳蝸,他們的聽力還是有限,上堂只能坐喺度,甚麼也吸收不到。」




鄧慧蘭(右三)的一對孖女現已十七歲,自小就跟媽媽與聾人相處,「○四年到荷蘭考察三個月,順道帶她們去看看世界,又可以和聾人相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