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報告手語翻譯周曄(左三)和老師們共同練習「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堅持走... 19大報告手語翻譯周曄(左三)和老師們共同練習「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堅持走...](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0/23/4/414975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在剛剛過去的19大開幕會上,作為電視直播屏幕下角的手語翻譯,北京東城區特教學校的校長周曄用不停變換動作的雙手,將三個半小時的大會內容即時傳遞給聽障人士,創下中國媒體直播手語翻譯時間最長紀錄,而她是在直播前40分鐘才看到報告稿。
北京晚報報導,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每天直播的《共同關注》欄目、全國兩會、黨的18大……很多重量級會議的直播現場,都能看到周曄的身影。儘管已經有豐富的直播經歷,但是今年的19大對周曄來說還是有些不一樣。
「之前的翻譯從來沒有超過兩個小時」,超大的體量是周曄面臨的首個挑戰。周曄說,直到17日下午4時多,第二天開幕會需要手語翻譯的任務才得以最終確認,當時大家預估,本場翻譯大概需要持續兩到三個小時。
據報導,周曄18日一大早就趕到中央電視台,「只吃了一個雞蛋和一塊麵包,不敢吃其他的食物,怕突然壞肚子,也不敢多喝水。」直播前40分鐘,周曄第一次看到報告稿,「根本看不完,只能是大概瀏覽了全文。」而按一般流程,手語翻譯通常會提前一天拿到次日要翻譯的稿子。
雖然時間緊迫,周曄卻並不慌張:平時作為《共同關注》的手語翻譯,她對國內外新聞事件很熟悉,信息儲備很完善;在參加這次直播之前,她還特意重溫5年前的18大報告。
儘管如此,19大報告中的不少新提法、新詞匯還是極大地考驗著周曄隨機應變的能力,「要對原文進行組合、調整,再轉換成手語。」
報導說,屏幕中的周曄坐姿筆挺,氣質優雅,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辛苦。直播時,在周曄的對面是一台放映大會現場畫面的電視,沒有稿件提詞器,一切只能靠著這台電視;有的聾啞人需要透過「唇讀」來理解語言,因此除了打手勢,周曄還要進行跟讀。出於畫面效果考慮,手語翻譯的椅子沒有椅背。堅持三個半小時,這可真是個辛苦活兒。「腰和肩膀太酸了。直播結束,我都站不起來了,全身都僵了。」
對於自己的「走紅」周曄直言有些意外,「習總書記作報告站了那麼久,網上一片點讚,大家可能對我進行情感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