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聲之形

《聲之形》原作漫畫有七期,大今良時作品,故事講述西宮硝子是一個有聽障問題的女生,在小學時她因為種種問題而轉校,後來去到男主角石田將也的小學。

Screen-Shot-2017-03-23-at-4_01_28-AM-cop
Photo Credit:聲之形
因為她說話的音不準確,所以經常預備好筆記薄作溝通工具。

起初同學們也對她感到好奇,或是在課堂上幫助她抄筆記,可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有不少同學甚至老師也覺得她很麻煩。

「對不起⋯⋯」這是西宮最常說的話。

她不會因為自己有聽障問題而覺得不幸,相反她最害怕的,是帶給別人麻煩。

unspecified-3
Photo Credit:聲之形

另一方面,石田因為對聽障人士不了解,而他本身在班上也是最頑皮反叛的一個學生,所以對西宮開了不少看似是玩笑但已造成嚴重欺凌的行為。像是在她耳邊大叫、在黑板寫她壞話、向她用水管射水,而其中最嚴重的,是弄丟或是毀壞了西宮的助聽器八次,價值超過170萬日圓。

最後,西宮又轉校了。

但想不到的是,數年後他們在手語學校再次相遇了。

130362_1
Photo Credit:聲之形

本片由京都動畫主理,山田尚子監督,畫功超級細緻。人物描繪保留到原著角色的精髓之餘,有些表情的表達甚至可說比原著更為出色。因為本作的題材是關於聽障人士與其他人的溝通,表情細微的變化和身體的小動作等等在本片也都十分仔細呈現,例如西宮緊張時緊閉雙唇的表情,心煩時趴在床上踢腿(這個最精彩和可愛),大便頭永束那搞怪多變的動作,女班長川井的「裝可愛」表現,還有各人的手語動作等等,在動畫中也一一表現出來。

Screen-Shot-2017-03-23-at-4_25_50-AM-cop
Photo Credit:聲之形
西宮細緻的表情處理。
unspecified-5
Photo Credit:聲之形
雙手緊握,「朋友」的手語。
Screen-Shot-2017-03-23-at-4_03_15-AM-cop
Photo Credit:聲之形
煩躁時的踢腿動作。
Screen-Shot-2017-03-23-at-4_24_57-AM-cop
Photo Credit:聲之形
緊張害羞時握裙的小動作。

另外最值得一讚的是,動畫師們有三點的處理我十分喜歡,第一是西宮的頭髮,她的髮型應是故事中最多變化的,從小學時代的「冬菇頭」,到中學的長髮和束馬尾,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長髮的表現非常漂亮,單格看起來已覺得十分細緻,但他們還要畫數十張頭髮飄飄畫作變成動畫⋯完全感受到畫師們對繪畫每條頭髮的執著。

unspecified-2
Photo Credit:聲之形
小學時的短髮。
Screen-Shot-2017-03-23-at-4_02_43-AM-cop
Photo Credit:聲之形
散亂的長髮。
Screen-Shot-2017-03-23-at-4_04_14-AM-cop
Photo Credit:聲之形
束馬尾,也露出了耳朵內的助聽器。
Screen-Shot-2017-03-23-at-4_03_38-AM-cop
Photo Credit:聲之形
穿上和服時的髮型也有所不同。

第二就是分鏡角度,在西宮轉學事件後受到欺凌的石田變得不太敢正常望著別人,特別是陌生人,所以經常也低頭看著地下。動畫中的分鏡也因此有很多時間拍攝著不同角色的腳部特寫,有的是水平線看過去,有的是用正常人高度低頭看,各人的腳部小動作就自然成了表現性格和劇情的重要道具。

Screen-Shot-2017-03-23-at-4_01_55-AM-cop
Photo Credit:聲之形
腳部的特寫經常用以表現出角色的性格,例如西宮多是內八字腳,表現含蓄害羞的一面。

第三是人物線條用色較淺,部分特寫背光鏡頭角色的線條會因應光線而斷開,亦加了不少深淺線條令畫作更顯得細緻,可是畫師們應會畫到傻。

unspecified-8
Photo Credit:聲之形
植野的頭髮,外面用了黑線,而內裡則是用咖啡色線。
unspecified-9
Photo Credit:聲之形
這張可以看到刻意斷線的部分。

和原著比較方面,因為原著有七本單行本的份量,不算長也不算短,所以本片在劇情上也作出了一定的修改和刪減。雖然感受得到他們已盡量保留最重要的劇情和名場面,可是在某些地方卻還是略嫌表現不足,因此沒看過原著的朋友可能會感受不到角色們為何如此痛苦。例如其中一幕經典場面,西宮第一次走進教室作自我介紹時,漫畫中用了數頁,一格一格描繪西宮拿出筆記薄作自我介紹,之後石田看到後知道她的耳朵聽不到,好像掉進了無聲宇宙般,可是在動畫中的表現略嫌太急,也沒有了掉進宇宙的一幕。此外最後在露台那重要的名場面,表現效果也稍顯不足,感覺有點可惜。

另外在風格表現中,原著中對人物的黑暗面描寫比較多,這也是我最喜歡和欣賞的地方,現在動畫中無論故事表現加上配樂好像都令整體氣氛更光明正面一點,相信這是製作人對動畫版的方向選取的決定,而且在看完作品後的心情確實是愉快的,可是個人還是偏愛原著中的深沉氣氛。如果要說兩方各自優勝之處,漫畫中的細緻分鏡和氣氛控制是出色的,而動畫在動作和表情表現就更勝一籌。

某些角色的描寫在動畫版中被刪減,例如老師心底對西宮的不滿,可是在面對學生時又要裝出正義的樣子,還有真柴的黑暗暴力面也是動畫中所沒有的。原作中「拍電影」一事是友情升溫的重要部分,電影刪去了但也沒補充其他「升溫」效果,令故事轉折得不夠有力,但也想過可能是年紀問題,就像中學時代發生的「大事」,在今天看來也變成芝麻綠豆,因此也想聽聽中學生們的觀後感。

另外,在「突顯殘缺而換來關注」而引起討論的部分,有感於原作漫畫除了描寫聽障人士所遇到的生活問題外,其實更多是在描寫學校欺凌和在成長期不斷迷失在存在感、人際關係與情緒之間的心理變化,令我回想到若這部作品能有幸在中學時期閱讀,相信能以另一種角度檢視情緒變化人際關係吧。欺凌別人當然有問題,可是被欺凌的被害者,本身有沒有責任?看完了此作品後,我感受到作者希望透過被害者西宮表達:被害者也是有責任的。

74644
Photo Credit:聲之形

「我很想死。」

「沒有我大家可能更幸福。」

殘障者雖然不幸,但也應該正面面對自己的情況,或在不滿時表現出自己的感受讓對方知道。例如西宮在被欺負後還要向對方說「對不起」,那時我認為石田說的話很好,你不滿就表現出自己的不滿吧,這樣裝作沒事只會令人覺得噁心。

很害怕給別人帶來麻煩,故意隱藏自己的問題,那事情是解決不了的。所以在後段講述西宮束起馬尾,除了看起來更精神外,最重要是露出了耳朵,露出了助聽器。感覺上她是因為害怕別人知道她有這個問題,所以從前就用頭髮蓋著,但如果讓其他人知道,結果會不會更好?或者應該說,要向前走之前,要正面面對自身的問題。

Screen-Shot-2017-03-23-at-4_04_14-AM-cop
Photo Credit:聲之形

總的來說,這次的動畫改篇作品無論在故事選材還是作畫都是出色且用心的,老實說要在約兩小時的篇幅中,把七集漫畫的內容全放進去根本不可能,但最終劇本呈現的感覺是完整的,這一點對沒看過漫畫版的觀眾很重要。看完電影覺得喜歡的話也請找回漫畫版看看,相信你會更喜歡的,不過心情要準備好,因為某些情節真的很令人心酸⋯⋯如果對殘疾人士題材有興趣的朋友,那也非常推薦你去看看井上雄彥的《REAL》。

最後送出電影的主題曲,由 aiko 主唱《恋をしたのは》:

unspecified
Photo Credit:聲之形
聲之形

原作:大今良時
監督:山田尚子
劇本:吉田玲子
角色設計、總作畫監督:西屋太志
片長:129分鐘

香港於4月6日上映,台灣於3月24日上映。

 

漫畫《聲之形》是漫畫家大今良時在《週刊少年Magazine》上連載的作品。作品曾獲得第19屆手塚治虫文化獎新生獎、「這本漫畫真厲害!」2015年男生編第一名等獎項,以及入選第80屆「週刊少年Magazine新人漫畫獎」。目前日本漫畫銷量已突破300萬部。

劇場版《聲之形》由製作過多部動畫作品,如榮獲日本電影金像獎優秀動畫電影作品獎《K-ON!輕音少女》劇場版 (2011) 的京都動畫主理。監督則由在電視動畫《K-ON!輕音少女》(2011)首次擔任監督,2014年憑《玉子愛情故事》獲得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新人獎的山田尚子擔任。劇本由寫過《少女與戰車》等大熱作品,已跟山田尚子兩度合作的吉田玲子負責。角色設計由西屋太志負責,出自他手的作品包括《冰菓》(2012)、電視動畫《Free!》(2013,2014)、《High☆Speed! the movie – Free! Starting Days -》(2015)。

《聲之形》在2016年8月於日本開畫時上映戲院數目只有120間,卻連續三星期都打進票房三甲之內,好評如潮。其後2016年,12月開始擴大上映規模,2017年1月總公開館數已超過210間。截至2016年11月30日(上映第 75天),票房突破22億,入場人數超過170萬人。目前於日本已有超過23億票房收入。

本文經紙本分格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楊之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