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聾啞人的手語嗎?如果你碰上聾啞人怎樣與他交流?不久前,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製成功的一套手語識別與合成系統,它可以幫助聾啞人“說話”,也能讓聾啞人“聽懂”正常人在說些什麼。在今天的節目裏,就和您說說這聾啞人與正常人之間的“翻譯機”。
“記者:你好。
語音合成聲:你好。
記者:很高興認識你。
語音合成聲:我也一樣。
記者:你平時喜歡幹什麼?
語聲合成聲:我喜歡逛街、旅遊、看漫畫。”
聽眾朋友,您能相信嗎?剛剛您聽到的是記者和一位名叫馬妍的聾啞女孩之間的“對話”。不用驚訝,這一切都是通過手語識別與合成系統得以實現的。這個神奇的設備是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製出來的。
記者注意到,這套手語識別與合成系統是靠一台電腦和一副與其相連接的手套組成的,它一方面可以將馬妍打出的手語轉換成語音,另一方面又可以把記者說的漢語普通話轉換成手語。從馬妍打出手語到系統完成識別並轉換成語音,整個過程只不過幾秒鐘。記者和馬妍之間可以進行比較順暢的交流。
參與此項研究的陳益強博士告訴記者,手語識別的奧妙所在就是這副看似普通的手套,只要聾啞人帶上手套打手語,就可以被翻譯成漢語普通話。
“它的一個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在於,它可以很精確地刻畫你手的形狀,比如說它可以將手的彎曲程度和手的張開的形狀精確地轉換為數字信號,(然後)存到電腦裏去進行處理,電腦(經過)處理將你手的形狀識別出來,變成文本,然後轉換成語音。”
陳先生介紹說,利用數據手套打出的手語之所以能被“聽懂”,主要是因為在每只手套上都安裝了18個先進的感測器和1個位置跟蹤器。它們可以將手的形狀、位置等,按照一定規律轉換成可供電腦辨認的信號。可別小看這些小部件,正是由於它們的高精確度,才使這套系統能夠識別的手語詞彙量達到了5000多個。於是,通過這套系統,剛才馬妍用手語所表達的意思,能被電腦“聽懂”,並被“說”出來。
那麼,馬妍又是如何“聽懂”記者說的話呢?陳益強博士介紹說,這個過程叫做手語合成,相對於手語的識別要簡單一些。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語音識別軟體,它可以很容易地將語音轉換成文本,我們這個(手語合成)系統就是通過麥克風採集(人們)的語音,借用語音識別軟體轉變成文本。(然後再)通過一個(在電腦裏的)三維的虛擬卡通人,這個虛擬人可以將文本轉換成手語表達出來給聾人看。”
聾啞人與正常人之間的“翻譯機”就是這樣發揮功效的。經測試,聾啞人對三維虛擬人所演示的手語認讀率達95%。這樣,聾啞人一般生活中要表達的意思都能夠通過這套系統,跟普通人進行溝通。據了解,目前中國有聽力語言障礙者2000萬左右,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受到很多限制,比如,他們到銀行存款、醫院看病等都非常不方便,而這套手語識別與合成系統的面世無疑是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福音。
北京市第三聾人學校的小李老師已經適用過這套系統。她說,平時她和學生們之間的交流都是通過手語進行的,自己為了學習手語可是費了不少功夫,如果早研製出這套手語識別與合成系統,就不用那麼費勁兒了。不過,令她有一點兒不滿意的是,數據手套上的線路過多,攜帶起來不太方便。
佟薇女士也一直關注著這套“翻譯機”的研究,她一直想為有聽力語言障礙的女兒添置一套這樣的設備,但是該系統高昂的價格令她望而怯步。
“據說,這套系統全(買)下來得幾萬塊錢,這麼貴,我們就買不起了。”
目前,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的研究人員們正在致力於解決上述問題。與陳博士一起參加研究工作的王立春女士告訴記者,數據手套易破損,而且價格昂貴,所以他們現在正準備用一種特製的攝像頭來代替數據手套。但是從目前的技術水準看,攝像頭對手語的識別率肯定會低於數據手套。因此,如何提高攝像頭識別手語的能力,將是他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儘管現在的“翻譯機”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實現了聾啞人與正常人之間以各自熟悉的方式與對方進行交流,為聾啞人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提供了新手段。今年16歲的女孩田萌時常會因為自己有聽力語言障礙而苦惱,但如今當她面對這樣一個科技新產品的時候,她馬上將心中的喜悅“說”給身邊所有的人。
“我叫田萌,今年十六歲了。真不敢想像現在科技太發達了,我的手語能變成聲音,你不會手語也能知道我的意思。”
在北京城東一處繁華熱鬧的商業區,不久前新添了一家名叫“巴黎貝甜”的法式西餅店,湖藍色的店徽,桔黃色的燈光吸引著過客的目光。每當新的點心出爐,西點師傅就會拉響鈴鐺,報出新做的點心名稱。
“剛出爐的羊角麵包!”“剛出爐的葡萄幹焙果(點心)!”
這家西餅店是南韓最大的食品公司──艾絲碧西在北京的分店之一,分店經理文賞準先生長得很帥氣,是南韓首都首爾人。
文賞準先生來中國已經快4年了。他說,他到中國來工作,是因為從小時候起就對中國有一種親切感:
“我從小愛讀中國的小說,愛看中國電影,慢慢地就愛上了中國。上大學以後我選擇了中文系,畢業以後想做跟中國有關的事業。”
文先生告訴記者,跟中國的不解之緣也要歸功於自己的姐姐。在他很小的時候,姐姐教會了他一首好聽的中國民歌──《青春舞曲》,因為這首歌,他贏得了鄰居和小夥伴們的誇獎而變得特別自信。他至今還記得這首歌。
“太陽下山明早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地開,美麗小鳥一去無影蹤,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大學畢業後,文賞準了解到艾絲碧西公司將要把發展戰略投向中國,於是,他選擇了到這家公司工作。三年前,該公司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家中國分店,文賞準出任副總經理。
艾絲碧西上海分店的西點有著正宗的法式口味,因此一來到上海,就贏得了喜愛西式點心的上海顧客的歡迎,開業當年就增加到了8家店舖。之後,公司又把目光投向了北京。今年1月中旬,北京分店正式開張營業,文賞準開始了他在北京的生活。
北京的烘焙市場競爭激烈,巴黎貝甜將如何贏得北京市場這塊大蛋糕的份額呢?文賞準先生和他的同事們自有考慮:
“北京已經有很多西餅店,(對我們是一種挑戰,)我們巴黎貝甜已經有60年的歷史,如果我們好好表現,我相信也可以成為一個很受歡迎的西點品牌。”
巴黎貝甜每天出售的西點品種都不完全一樣,店裏目前能生產的西點共有250多個品種,既有西方人愛吃的法式長棍麵包和起酥類麵包,也有北京人愛吃的放入蔬菜的調理麵包,以及各式各樣的蛋糕等。
文賞準對巴黎貝甜店的裝修採用了開放式設計,工作間通過透明玻璃,使西點師傅製作西點的場景一覽無余。店裏還為客人提供了桌椅並備有咖啡,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享受新鮮出爐的西點。
在附近一家公司工作的馮莉女士每次和朋友路過這裡,都喜歡到店裏歇歇腳,要一杯咖啡,再買幾樣新出爐的點心聊上一會兒。
“我覺得(這裡的西點)不錯,不是特別甜,比較適合我的口味。很多(其他)店裏做的蛋糕都特別甜,吃不了多少就覺得特別膩,這個口味(就)比較好。(西點)品種比大部分店要多一些。”
西餅店有約40名員工,絕大部分是中國人。在員工們的眼裏,文賞準先生是一位和藹的人。員工王遙欣是位只有20多歲的北京女孩,她這樣評價老闆:
“我們老闆挺關心我們的,時常過來看看我們怎麼樣。現在在這邊做(事)挺開心的,大家處得關係都挺好、挺融洽。”
王遙欣告訴記者,除了這裡,巴黎貝甜今年在北京還開了一家店,也由文賞準先生來管理。他與那邊的員工也處得很融洽。
文先生和妻子、兩歲的兒子住在北京城東的望京小區,這裡住著許多南韓人。由於隨時都能見到自己的同胞,附近的南韓料理店也不少,在北京的生活並沒有使文賞準一家有太多身在異國的感覺。他不僅交了不少中國朋友,漢語水準也日漸提高。
告別文先生時,他用漢語對記者說,要在北京長期生活下去:
“我以後計劃長期居住北京。我準備更深地了解中國,認識更多的朋友,成為一個真正的老北京人,還要盡我最大的努力,把巴黎貝甜經營成深受北京客戶信賴的西點品牌。”
文賞準先生還告訴記者,他們公司今年準備在北京再開6家分店,今後還要把分店開到中國更多的城市。
聽眾朋友,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中,回族是一個愛好習武的民族,自古以來,凡回族聚居的地方,習武風尚都很濃。在北京,也有很多習武的回族人。接下來我們就來帶您認識他們中的幾位。
在北京南城的牛街回民社區,有一個民族武術社,好多成員都是社區的居民。平日裏,大家各上各的班,下班後或者休息日,他們便聚在民族武術社裏,一起揮拳踢腿、騰挪跳躍,探討武術人生。
為什麼回族喜好習武?民族武術社的一位成員張斌先生給我們講述了原因。原來,古代的回族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經常練習騎馬射箭、使槍弄棍,把練武作為保護自己的重要手段。張斌先生說:
“從歷史上來講,當初的氛圍就是:幾個人練武術就是為了把我們這個圈子給保護起來。”
因為父親習武,張斌從小就耳濡目染,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有的招式,沒怎麼學,不知道怎麼就會了。”真正開始練習武術,張斌是在十七八歲的時候,但是那時候練習不刻苦。二十多歲時,張斌發現自己真正喜歡上了武術,於是特別認真地練習了起來。後來,張斌還在北京市舉行的許多武術比賽中取得過名次,這使他對武術的興趣更加濃厚了。
張斌現在自己經營著一家公司,工作特別忙,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鍾愛的武術,而是經常抽出業餘時間來練習。
和張斌一樣,牛街民族武術社的副社長楊洪亮先生對武術也有著狂熱的愛好。由於家裏有人練習回族摔跤,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尚武精神的熏陶,一直夢想著學習武術。但直到他二十多歲,才開始練習武術。剛開始由於不太入門,楊洪亮覺得武術和自己夢想的大相徑庭,特別枯燥、累人,因此一度曾想過要放棄。但在逐漸掌握了武術的規律之後,楊洪亮慢慢地體會到了練習武術的益處。他告訴記者:
“(練武)比較健身,通過學習這個,我身體確實不錯了。再一個通過練習武術,(也豐富了)我的人生、(鍛鍊了)我的品質。通過(學)武術,我得到了好多啟發。”
楊洪亮他們這些牛街習武人通常練的,是一種叫白猿通背拳的回族著名拳法。說到這套拳法,就一定得提到牛街民族武術社的創建人張貴增先生,他便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張斌的父親,也就是楊洪亮的師傅,是一位著名的武術家。張貴增出生在北京牛街,十一歲開始學習武術。他天資聰明,悟性好,再加上後天的勤奮練習,在武術界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張貴增年輕的時候,白猿通背拳已瀕臨失傳。他和師兄一起,利用三十年的時間,到各地拜訪了無數拳師,終於將快失傳的白猿通背拳的功法、招式全都學會了,並將其進行了系統的整理,使白猿通背拳恢復了歷史原貌。此外,張貴增還撰寫了白猿通背拳拳譜,為今後這種拳法的完整傳承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張貴增廣收徒弟,並打破“回族功夫不外傳”的習俗,不僅把他擅長的白猿通背拳傳給了全國各民族的兄弟,甚至遠到日本、南韓,也有張貴增的徒弟。雖然張貴增于去年去世,但他為弘揚中華民族武術精神所做出的貢獻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讚。北京武術運動協會通背拳研究會副會長張信斌先生也是張貴增的徒弟。他雖然是一名漢族,但也學到了師傅毫無保留的所有拳術。張貴增先生去世後,張信斌一直非常懷念他。他說:
“我的老師,就是張貴增先生對武術事業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他成立的民族武術社,使得武術有了一個組織上的落實。走過多少年以後民族武術社(也會存在下去),白猿通輩拳(也會傳承下去)。”
如今,張貴增老人的兒子和徒弟繼承了他的武術精髓和廣收徒弟的思想,使得今天的牛街上下,到處都活躍著習武人的身影,他們的颯爽英姿不斷地出現在各大武術比賽場上。
牛街辦事處的一位負責人孟英女士這樣評價這群習武人:
“(他們)對咱們中華民族武術的發展延伸起到了一定作用。(他們)首先為我們牛街回民這塊作了挺大貢獻,從原來的幾代師傅傳下來,一直在繼承發展牛街民族武術、民族文化。”
近年來,由於拆遷、整修,牛街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不變的是牛街的武術,還有牛街習武人一代代傳承下去的武術精神。
好了,聽眾朋友,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了,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次再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