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聽力輔具,也可以像時尚產品。
圖/科林聽力保健中心


某個星期日,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沸沸揚揚,這兒正舉行親子聯誼會。一個大哥哥扮成五彩大鳥,在台上徵求自願上來表演的小朋友,學齡前的小孩特別興奮,一個個爭相上台,抓起麥克風之後,你才發現他們與一般小朋友很不一樣。

他們一個個活潑熱情,耳後戴著似蘋果iPod或MP3之類的玩具,嘴裡說著外星語。

七歲的李博怡慢慢、斷斷續續的自我介紹,但邏輯音調都清晰可見,一個勁兒的傻笑不肯下台;五歲的洪辰洋只會呀呀呀,「◎》 (*&^$%0 $#...」接下來他的一連串表白,雖然大家聽不懂,洪媽媽從最後一排站起來,「好棒!最棒!」喊得好大聲。

一個蹦蹦跳跳的漂亮小女生穿著粉紅公主裝,背著透明的玩具背包裝置,從裡面延伸出一條線,連接著一副耳掛機。她向長庚醫學中心耳鼻喉部耳科主任吳哲民吐出幾個清楚的字,燦爛的笑讓人無法忽視她。

吳哲民衝著她說:「楊珮君!妳不要嚇阿伯,阿伯會被妳嚇死!」

讓吳阿伯嚇一跳的,是半年以前,六歲的楊珮君連「再見」、「你好」都還說不清楚。她裝上「人工電子耳」後,搖身一變,成了天線寶寶;對她來說,機器的輔助只是讓她能聽見聲音,說話尚待長期訓練。

但楊珮君是靠著姑姑近半年來一對一不斷用完整的句子刺激聽覺,再練習口說,一點一滴的在進步。

跟孫女一樣黝黑爽朗的陳鳳妹,擠在五個孫子中間,額心滲出汗水,「剛裝的那時候,還是一句都不會說」,陳鳳妹今天獨自一人,搭了兩個小時的公車,帶著五個孫子從復興鄉泰雅部落前來,楊珮君是她最小的孫子,也是唯一聽障的小孩。

陳鳳妹不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小孫女聽障,猜測是年幼發燒。在有人工電子耳之前,小女孩都是用比劃手勢的方式跟兄姐溝通;現在,比劃的次數可以減少了,近幾個月,楊珮君的發音越來越清楚。只是對五個字以上的連接句反應較慢,姑姑趁幼稚園的午休空檔,帶她一句一句的聽與說。

她活潑、大方,認人、識物工夫一流;跟她說話她聽的見,卻反應困難。吳哲民指出,據長庚兩年前一項研究,聽障兒童在作業智商上比例分配平均,但語言智商偏低者就達三成。

像楊珮君這樣有聽損的小孩裝上人工電子耳,經過兩年以上的訓練,只要家長投入越多,小朋友的進步就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楊珮君終能恢復正常人的水準。

人工電子耳可不便宜,光是材料費就要價73萬元。楊珮君因是低收入戶家庭,在政府及醫院補助下以3萬元換了一雙新耳朵;若為成人突發性失聰,恐怕得花上近一年的薪水。

宏達電科技新貴--賴昱宏年幼時,便對高頻音有聽覺困難,須靠助聽器輔助;去年因不明原因突發性失聰,左耳聽損110分貝、右耳90分貝,重度聽障無法再依靠助聽器。

對賴昱宏來說,因其語言發展在失聰之前,只要裝上人工電子耳,恢復的速度很快。現在他與電子耳共生已有八個月,聽、說等溝通方式九成沒有問題,唯一的缺點是人工電子耳每五天要換一顆A4電池。儘管如此,人工電子耳幫助他順暢的對外溝通,不但克服生活上的不便,還成了科技新貴。


【2008-05-08/經濟日報/E2版/科技你我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