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耳朵藉著外耳收集外界聲音,振動鼓膜和三個聽小骨,透過卵圓窗引起內淋巴液流動,刺激聽覺毛細胞,後者再將聲波轉變為電流傳到聽覺神經與大腦,引起聽覺。
多數的聽障患者都是由於「聽覺毛細胞」發育不良或受損,一般助聽器只有單純放大聲音的功能。若要「聽」,仍需經由不良毛細胞的原路徑傳導,語言辨識能力受影響,特別是高頻聽力無法有效提升。
人工電子耳是在耳蝸內植入電極,穿越發育不良或受損的聽覺毛細胞,將聲波轉換為電波後,刺激聽覺神經再傳至大腦,效果優於助聽器。
人工電子耳的植入術在1957年正式萌芽,多年來各廠牌競相研發,由單頻道進展至多頻道,目前以後者為主流,澳洲24頻道電子耳為最新技術。
電子耳分體外及體內兩部分。通常需費時四小時內的手術,在耳後做皮膚切口,將電極線、接收器植入內耳蝸;另外連接一個包含麥克風、語言處理器、傳送器的裝置在體外,固定於體內電極線的相對位置,終身配戴,須定期換電池。
當傷口癒合後,患者到院「開頻」,由聽力師經調整電極,連接內外裝置,使聽音更適合患者。術後的口語訓練,對語言學習尚未成熟的兒童來講相對重要。
全世界目前約有數萬人佩戴人工電子耳,國內也有約千人,第一個植入人工電子耳的國內兒童現已上大學。
新型的人工電子耳朝向噪音減少、辨識微小聲音等技術發展。如新裝置配有一個方向性、一個全方向性麥克風,能擷取聲音間微小時差,減弱吵雜環境中來自其它方向的聲音,加強前方聲音。
另外,新技術把微小聲音拉近,而其他聲音則保持不變,使用者甚至能聽到大自然的聲音、害羞小朋友的聲音,並在安靜的大圖書館內和朋友輕聲交談。
耳掛機的輕型及美觀,防潮及防水設計,也潮流行趨勢邁進。
【2008-05-08/經濟日報/E2版/科技你我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