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 C2/台中新聞 2008/07/04
7替代役男 化身課輔老師
【林欣儀/大里報導】
大里市公所替代役男化身為課輔老師,帶著低收入戶家庭的孩子參觀太平古農莊,教導孩子認識先民文化。特別的是,其中一名役男的父母都是聾啞人士,辛苦培育他讀到研究所,讓他深感弱勢家庭的困難,更決定要協助這些貧家孩子。
昨天一早,7名替代役男,帶領著28名國小學童,浩浩蕩蕩到古農莊參觀,孩子們專心聽著解說員道出每一項古物的歷史,藉此了解祖先一步一腳印開墾家園的辛苦,一旁的替代役男們則隨時照顧小朋友安全、從旁輔導解說文物歷史。
其中一位役男說,看到這些孩子,就想到自己幼年時的情況,因為他的父母都是聾啞人士,平日溝通必須使用手語,而雙親為了讓他好好學習,天天到工地辛苦工作,不懂事的他卻完全無法體會父母的辛勞。
直到有一天,年少叛逆的他到工地找父親,意外看到工地主任用石頭丟向父親,竟只是要通知他吃中飯,這才頓悟做工的父母背後有著多少辛酸遭遇,從此奮發圖強,一路攻讀到研究所,現在更希望能教導這些與自己有類似幼年的孩子,幫助他們成長。
大里市公所替代役男化身為課輔老師,帶著低收入戶家庭的孩子參觀太平古農莊,教導孩子認識先民文化。特別的是,其中一名役男的父母都是聾啞人士,辛苦培育他讀到研究所,讓他深感弱勢家庭的困難,更決定要協助這些貧家孩子。
昨天一早,7名替代役男,帶領著28名國小學童,浩浩蕩蕩到古農莊參觀,孩子們專心聽著解說員道出每一項古物的歷史,藉此了解祖先一步一腳印開墾家園的辛苦,一旁的替代役男們則隨時照顧小朋友安全、從旁輔導解說文物歷史。
其中一位役男說,看到這些孩子,就想到自己幼年時的情況,因為他的父母都是聾啞人士,平日溝通必須使用手語,而雙親為了讓他好好學習,天天到工地辛苦工作,不懂事的他卻完全無法體會父母的辛勞。
直到有一天,年少叛逆的他到工地找父親,意外看到工地主任用石頭丟向父親,竟只是要通知他吃中飯,這才頓悟做工的父母背後有著多少辛酸遭遇,從此奮發圖強,一路攻讀到研究所,現在更希望能教導這些與自己有類似幼年的孩子,幫助他們成長。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