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鼓對一般人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活動,但是對聾啞人來說,打“無聲鼓”不僅是個高難度的動作,更考驗著彼此間的默契。(圖:星洲日報)
為了方便與學員們溝通,吳聖雄(右)學習手語3年,平時訓練時大家“指手劃腳”地進行溝通與交流。(圖:星洲日報
學員之間的感情深厚,曾在多場演出上並肩作戰,日常訓練也一絲不茍,十分認真。(圖:星洲日報)
學員受訪時,由伍茉莉(左)充當手語翻譯,一起分享學習二十四節令鼓的點點滴滴。(圖:星洲日報)
佐瑟峰(隊長)(圖:星洲日報
卡特里娜(菲律賓籍學員)(圖:星洲日報)
沙美拉(巫裔學員)(圖:星洲日報)
這是一場特別的二十四節令鼓表演,如雷貫耳的鼓聲聽得台下觀眾血脈沸騰,不過對台上的表演者而言,儘管打鼓時力道十足,但卻是處在無聲的世界,因為他們是一群聾啞人士所組成的鼓隊!
不要感到驚訝,這是事實。聽不到說不出,也一樣可以把二十四令鼓打得這麼好,他們是真的做到了!
這支隊伍雖然人數不多,技術也並非特別純熟,多數成員是就業後才開始學習,根基沒十分扎實,但是他們憑著驚人的毅力,以及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時間,一步一腳印地在二十四節令鼓的天空下綻放光芒。
吳聖雄:學員熱誠延續鼓
接受挑戰耐心教導
鼓隊教練吳聖雄表示,該學習班乃聯昌銀行於2007年所發動的社區活動,當時他原本只是來短暫授課,沒想到該班級獲得熱烈的響應,多名聾啞學員皆展現了極大的興趣,希望不僅只是一次的活動而已。
他說,正是由於學員的熱誠,令鼓隊得以延續下去,而他也答應接受這全新的挑戰,從此與一班聾啞學員結下不解之緣。
人員不斷流動只剩14人
他透露,鼓隊最高峰時期有20人上下,但是由於一些學員工作或學習忙碌,無暇再參與,在人員不斷進出流動的情況下,目前只剩下14人。
他認為,學員的背景各異,當中有燒焊師傅、電腦技術人員甚至教師,也會前來學習如何敲打二十四節令鼓。
“部份學員的聾啞情況是先天性的,有些則是後天因生病而導致的,也有的對節奏拍子比較敏感,加上家庭與生活背景各異,造成心境上也有所不同,在教學上亦必須格外費神。”
他指出,儘管學員聽不見聲音,在學習二十四節令鼓方面自然更艱難,但是學員卻能憑敲鼓時所引起的陣陣振動當中,感受到力量大小的運用,以及動作是否俐落。
“有一對孿生兄弟,在這方面甚有天份,後來他們獲得獻意可安裝助聽器,當時我的心裡很矛盾,在私方面,我當然希望他們能重新聽到聲音,於公則是到時他們不能再參與鼓隊,因為他們不是聾啞人士的身份。”
“據悉這對兄弟後來也好像沒有佩戴助聽器,只是他們也離開隆市,回到家鄉東馬去了。”淡淡的語氣掩蓋不了惋惜之意。
擁有多年執教經驗的吳聖雄,對這一班聾啞徒弟,除了付出更多的耐心,也從初期完全不懂手語,直到不斷向徒弟們請教,為的就是雙方可有更理想的溝通方式。
“我教會他們打鼓,但他們也教導我基本的手語,我們可說是一起成長,從他們身上我學習到感恩的精神。”
伍茉莉:提供表演平台
讓殘友融入社區
能夠拾起信心,盡情揮灑鼓棒,聯昌銀行和多個單位長期以來的資助是功不可沒的。尤其隊伍內訓練和表演時所需的器材,由聯昌銀行所支持。
負責協調工作的伍茉莉(Morley Ng)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與機會,讓殘障人士融入整個社區,令生命不再單調平凡,也可活出精彩。
她說,學員雖然聽不見,在學習的過程也面對很大的壓力,可是他們卻一直堅持下去,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為的就是能在舞台上展現一場好的表演。
曾多次赴國外表演
她說,鼓隊曾多次前往國外表演,也在本地公開演出,擁有豐富的舞台經驗,令他們可從容面對觀眾,一場約莫7分鐘至10分鐘的演出,亦不會感到緊張,現今他們也正加緊訓練,為6月份的慈善表演進行最後的準備工作。
“鼓隊涵蓋各族學員,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一般,除了訓練與表演之外,空閑之余也會一起出外逛街聚餐,亦為成員慶祝生日,大家的關係十分密切。”
“目前鼓隊希望招納更多有興趣的新學員,我們非常需要新血加入我們的團隊。”
卡特里娜(菲律賓籍學員):師兄姐熱心教導
“我跟隨來馬工作的爸爸在此定居,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二十四節令鼓,我覺得相當有趣,所以就報名參與,成為目前團隊的惟一外國人。
儘管我的年資較淺,但是隊中的師兄姐都給予熱心的教導與指點,尤其我有時缺席訓練,他們都很樂意過後再為我補課。”
沙美拉(巫裔學員):文化交流應跨越族群
“我在去年7月加入這個大家庭,我對二十四節令鼓這種文化深感興趣,雖然它屬於華族的傳統精髓,但是我認為文化的交流是應該跨越種族與區域。”
佐瑟峰(隊長):負責監督成員學習
“我是最早期的學員,加入鼓隊後,雖然在拍子、節奏及動作方面的掌握不易,但由於之前曾學習舞獅,有一定的根基,所以基本上還能應付。
作為這一個團隊的隊長,我的責任是監督全體成員的學習情況,協助進度較慢的成員,確保他們可以跟上進度。”
星洲日報/大都會‧2011.05.2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