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聽障生交通安全停看聽
小明是雙耳配戴助聽器的五歲孩子,他和單耳配戴人工電子耳的小華一樣,家人平都是以機車做為接駁的交通工具。但是每次戴安全帽時,不論選擇半罩式或西瓜帽式的安全帽,電子耳或助聽器或多或少還是會卡到帽子邊緣,不時產生刺耳的嗶叫聲(回饋音).......。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5)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中指出,零到六歲兒童發生交通事故傷害比率最高者為使用機車,其次為腳踏車,然而聽障兒童因為買不倒適合頭圍,又部會卡住聽能輔具的安全帽,因而在家長接送時,選擇不戴安全帽的狀況仍時有所聞。
交通部在近期修正的〈身心障礙者報考汽、機車駕駛執照處理要點〉(2010)中指出,聽覺機能障礙者,經矯正後其優耳聽力損失在90分貝以上者,得報考機器腳踏車駕駛執照及小型車駕駛執照。隨著年齡漸長,國高中階段的聽障青少年獨自以腳踏車或機車代步的可能性越高,他們的乘車安全確實值得正視。
為保障聽障兒童及青少年能安全上路、平安回家,家長與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可給于協的策略如下:
選擇適合的安全帽 無論是騎乘機車或腳踏車,都應選擇配帶有合格標章的安全帽,且無論選擇哪一種款式安全帽,都應注意避免壓到聽能輔具,以防止回饋音的產生。
學習因應突發事件 家長與教師應教導聽障生在路上可能發生的緊急事件,如:藉由說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扮演某一事件的圖片和插圖中的主角。例如:拍幾張孩子在馬路上的照片,透過閱讀過程中的討論,讓孩子學習交通規則。
維護聽能輔具 如遇下雨天,應避免助聽器或電子耳外部配件淋溼;如果淋溼,必須立即將電池取出擦乾,並將聽能輔具放入除濕盒中。切勿使用吹風機將助聽器吹乾,因為過熱的溫度及微波將會損害聽能輔具。
教導孩子使用多感官 鼓勵孩子運用視覺線索觀察,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教導速度快慢概念,可用觸覺去感受差異:在吵雜的街道上,利用交通號誌指示了解交通規則:以眼角餘光仔細觀察週遭人士的行為,以做適當反應。鼓勵學生經由感官補償,發展出自身獨特的適應策略。
學習分辨不同的聲音 聽障者在學習獨立駕駛的過程面臨許多問題,因此,家長可從小協助孩子學習分辨車子的喇叭聲、警笛聲、輪行進與其他噪音的異同,讓孩子從小練習察覺、分辨遠近不同的音源位置,以協助孩子能從小了解這些聲音。
儘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如遇下雨天無法配戴助聽輔具,卻需要單獨行駛交通工具時,應鼓勵孩子選擇轉搭公車、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以維護自己與他人的人身安全。

出處: http://www.tncomu.tn.edu.tw/blog/1573/read.php?4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