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專訊】「又話每1,000個才有一個,為何偏偏是我?」灝霖患深度聽障,飛機在頭頂飛過也聽不見,但他考上名校,成績不比人差,有些科目更考到第一名。
可幸的是他生於一個為人師表的家庭,從此媽媽不再是別人的老師,而是他24小時的私人老師。媽媽為他誕下妹妹,因為父母只能陪他走半生路,就讓妹妹聽他講心事。
全港每千名初生嬰兒,便有1至3人是中度以上的先天弱聽,原因不明。
確診以淚洗臉 媽媽終開竅
04年出生的灝霖,1至兩個月大時到母嬰健康院檢查,已發現聽力不合格,但當時懷疑測驗不準,3個月後再檢查,才懷疑是聽障,惟要轉介評估,結果等了又等。
灝霖媽媽說,最初總是逃避,「明明閂門聲,他有望一望,搖鎖匙都有望。」直至灝霖10個月大開始學行,大聲叫他都沒反應。經過一輪測試,到他11個月大時終於確診聽障。
「無數個晚上我都在流淚,是以年計,望著他便哭,擔心聽不到即是講不到,咪即係啞?」灝霖媽媽說,「為何人家都好好的,我的(兒子)點解會咁,明明說1,000個只有一個,點解我是那一個?」
灝霖媽媽曾經很多埋怨,直至她遇到其他聽障兒童,發現他們一樣可以很叻,她終於想通了,「在殘障來說,(聽障)已是最輕微的了。」
原本當幼稚園老師的灝霖媽媽辭掉工作,由兒子一歲多開始,她不停跟他兒子說話,坐梳化教他說「梳化」,涼冷氣時教他說「冷氣」,講到自己都覺得煩,但仍繼續講,由家裏講到街外,堅持逢周日家庭樂要周圍去,一是克服心理障礙,不要怕人家對於戴耳機報以奇異眼光;二是讓兒子放眼外界事物,多聽多說。
玩遊戲教聽講 須字字清楚
為了灝霖,家裏也變成小教室,媽媽自製道具,透過玩遊戲教聽與講,要他字字清楚,稍有不準,媽媽教也好,罵也好,一定要講至正確為止;有時灝霖亂發了不知說甚麼的音,即要他講一次,確保他是聽得見,不是估得中。
結果,人家中度弱聽的,比嚴重弱聽的灝霖說得還要差,他能字字說清楚。
灝霖媽媽更讓兒子學琴,希望他感不快樂時可抒發。媽媽又為他誕下妹妹,有心理準備妹妹也是弱聽,但無論如何,長大後有何不開心,有妹妹聽他講心事,父母只陪他走前半生路,冀讓妹妹陪他走下去。
灝霖曾問媽媽,為何妹妹不用戴耳機?大個會「好番」嗎?媽媽坦白跟他說:「你以後都要戴。」
「付出120分 僅70分回報」
灝霖媽媽慨歎,父母都說願意為弱聽子女付出,但說得容易,付出不易,「付出120分,可能只有70分回報。」
有父母任由外傭湊弱聽小朋友,那誰教他們發音呢?有新移民 媽媽自己廣東話都不正,卻為兒子努力,一起學習,一起發音。「付出多少,視乎想有甚麼結果。」灝霖媽媽的願望,僅是兒子能像普通小朋友一樣,已不用計較有甚麼成就。(系列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