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19歲的陳葦庭,左眼天生藍色瞳孔,讓同學們羨慕不已,其實,她是罕見病症「瓦登柏革症候群」病患,除眼睛與眾不同還合併聽障,靠電子耳跟外界溝通,上大學前晶片故障,但重致電子耳耗費龐大,後來獲得慈濟基金會補助,在台中慈濟醫院利用微創植入電子耳,聽到了比之前更多的細微聲音,讓她重新走出無聲世界。
「瓦登柏革症候群」屬於遺傳疾病。陳媽媽說,葦庭的外曾祖母是藍眼睛、爸爸是聽障,老一輩以為藍眼睛是白內障的一種,而聽障則是喝草藥喝壞的,從來不知道會遺傳。葦庭直到1歲半家人才發現她是天生失聰,一開始也戴過助聽器,但耳裡轟轟的聲音讓她受不了,直到獲政府補助,6歲前裝上電子耳,她從此如同一般的孩子一樣,在普通國中高中就讀。
葦庭去年考上大學,耳裡的聲音突然變得愈來愈小,甚至聽不到。經檢查原來是用了13年的電子耳故障,媽媽擔心她大學之路生變,未來無法跟人競爭,但重植電子耳費用龐大。幸好慈濟基金會補助,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弘斌利用「微創植入電子耳手術」替葦庭植入新的電子耳,新的電子耳讓她連風聲、雨聲與說話的呼氣聲都能聽到。
電子耳究竟為什麼能有這麼神奇的力量,讓聾人能再聽見聲音,跟助聽器又有那裡不同呢?吳弘斌醫師指出,電子耳正式的名稱是「人工耳蝸」,簡單的說,「電子耳」可以完全取代耳蝸,目前已可適用聽力在90分貝以上、兩耳聽力都有極重度聽力損失或全聾的病患。人工電子耳植入時間愈早愈好,語前失聰6歲前,但以3歲為佳。語後失聰的聽損者,最好能在聽不到的5年內裝上。助聽器則屬於聲音放大器,針對聽損在輕到重度之間的人,二者是完全不同。
少數人就算是裝了電子耳還是聽不到,那是因為電子耳裝在內耳的耳蝸,耳蝸後面有聽神經,靠聽神經去傳遞聲音,一旦聽神經發生病變,聲音訊號傳遞自然打折扣,效果不如預期。還有一種情形是根本沒有聽神經,裝了就沒有效。因此在做人工電子耳手術前,必須經過聽力評估,做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確定耳蝸有無變形,聽神經是不是存在。
「微創植入電子耳手術」為複雜度較高的微創植入手術。吳醫師表示,所謂的微創指的是微創傷口、微創植入兩個部份。微創傷口是指手術傷口只有3公分左右,有別於傳統10幾公分。微創植入則是指在內耳蝸打開0.03公分的小洞,比早期0.2公分來得更小,讓電極束植入,減少內淋巴液的外漏,減少術後頭昏的時間,在48小時內就可以開頻,提早確認手術是否成功,更早接受語言治療,更重要的是有將近8成病患可保留殘存聽力,大幅提高預後品質。
吳弘斌醫師說,早期人工電子耳的電極束,直徑0.12公分,現在只有 0.08公分,手術上的破壞比之前低很多,電極束長度則從早期的2公分延長到3公分,電極束更長,能深入耳蝸更內層,可以說拜科技與植入手術的進步,病患能聽到的聲音就更細緻。人工電子耳保固期是十年,跟一般電子產品是一樣的,過了保固期,仍有故障的可能。但一般來說,人工電子耳的故障率很低,十幾年前裝的電子耳故障率2%~3%,現在新一代的電子耳,十年故障率更僅1%左右。
像陳葦庭這種再次植入電子耳的病患,手術的難度要比原來植入的難度更高一些。吳弘斌主任說,電子耳手術技巧日新月異,充分了解手術的演進才能以最不傷害病人的方式,更小心謹慎的裝入新的電子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