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17土耳其夏季聽障奧運會國手名單公布,第二次 參加選拔的台南市新興國中二年級游泳選手郭庭佑,順 利進入代表團。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攝 106年4月1日 參加2017土耳其夏季聽障奧運會國手名單公布,第二次 參加選拔的台南市新興國中二年級游泳選手郭庭佑,順 利進入代表團。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攝 106年4月1日](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70401/35403443.jpg)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95525
記者陳以嘉、陶沛倫/綜合報導
24歲的丁雅婷是一名物理治療師。她在國小時因為生病影響聽力,但憂慮聽障的事被知道後會被歧視,一直到大四才下定決心面對問題,戴上助聽器。她擔心未來聽力可能完全喪失,決定到處玩、到處走,多聽聽這世界的聲音。在旅遊的過程中慢慢鼓起勇氣,告訴別人自己聽力有障礙的事實。拿到聽力圖的那天,我告訴媽媽我可能要戴助聽器。她安慰我,「就配看看啊!說不定吃藥也會好。」聽到我就淚崩了。我心裡有底,這輩子,真的要跟助聽器相依為命了,或者再更以後,連助聽器都幫不了我。不知道是小二的中耳炎或小四那次發燒,聽力漸漸變差。高音頻需要很大的分貝才聽得到。我家住山區,家人說晚上蟬鳴很吵,我聽不到,還睡得很好。電視上歌手表演海豚音,我看起來卻像是默劇。
我記得國小班上有聽障生,他的助聽器很大,還有個機器掛在身邊,同學會排擠他。我怕承認自己聽力有問題會變成被欺負的人,所以一直不想面對。直到大四要實習,為了病人安全,才鼓起勇氣去做檢查。那陣子幾乎每天哭,覺得自己被打了一個大叉叉,花了半年時間才看開一點。其實我算幸運,學完說話後聽力才慢慢開始消失,語言能力沒受到很大影響。求學過程老師都拿麥克風講課,不至於聽不到,一路順順地考上大學、通過國考。我原來的世界很安靜,第一次戴上助聽器,我走到外面,聽見鳥叫聲、馬達聲、公車引擎低鳴聲,發現原來我的聲音好少,原來世界這麼吵。助聽器小小的、塞在耳朵後面,沒特別講別人不會注意到。現在出門沒戴還會有不安全感。但想到自己還是要靠助聽器才能聽得到,心裡還是有疙瘩。我沒談過戀愛,一部分是因為自卑。對於未來對象,我希望他能包容我聽不到這件事,若之後聽力連戴助聽器都沒辦法幫忙,也能有耐心地跟我溝通。因為很怕聽力完全喪失的那一天到來,我想趁聽得到就多聽一些聲音,所以到處走、到處玩。今年二月規劃環島旅行,一個畫家幫我畫了張明信片,當他指著空白處問我要加什麼,我拿下助聽器問他:「可以畫這個嗎?」我心裡仍在逃避聽力障礙的現實,也怕看見異樣眼光,但這次我要勇敢一點,告訴別人我聽力不好、需要戴助聽器這件事。(撰文:謝君怡 攝影:楊弘熙)
聽不到不代表做不到!一件件的手作、木工作品讓人驚艷,這些都是出自於南華大學重度聽障生毛秀玲的創作。雖然聽不到聲音、也無法清楚用言語表達,但她樂觀、不計較、不放棄努力學習,在設計領域發光,去年以手作木矮凳獲得「第十四屆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家具木工類銀牌,被譽為「聽障設計天使」,日前榮獲「周大觀基金會2017年全球熱愛生命獎學金」。毛秀玲上台致詞時以「嗯嗯啊啊」的語句表達她心中的感謝,雖然在場人士大都聽不懂她的話,但看得出她努力地要向每個人說出她內心話語,一旁的媽媽魏慧敏看著手語老師的翻譯不禁眼眶泛淚,令人動容,每個人都感受到她對生命的熱情。對於能被推薦獲獎,她開心地認為這代表「努力被看見」的欣慰。雖然爸媽很心疼她,但她反而謝謝爸媽賦與她領悟力、敏感度,這些是學習設計不可或缺的。感謝師長、同學耐心帶領訓練作基本功,讓她學習很多技巧,一點一滴累積下來,作品一件一件出來,原來創意是一種生活美感,設計是付諸實現的小確幸。22歲毛秀玲在台南出生後即被診斷為重度聽障,爸爸毛介宏、媽媽魏慧敏也是重度聽障人士,爸媽在工作上也常碰到困難,爸爸因脊椎病痛無法工作,媽媽是服務員,一人收入要維持全家開銷,十分辛苦。26歲哥哥、23歲姊姊及20歲弟弟為減輕家中經濟負擔,接連放棄學業投入職場,只為了讓秀玲可以安心讀書修得學位。秀玲也趁課餘時間打工賺取生活費。因聽障、經濟差,導致她兒時相當沮喪、自卑,排斥開口講話,以為不管怎麼努力治療、上課,都無法和他人溝通,更擔心別人異樣眼光。毛秀玲透過翻譯表示,她很幸運,學習過程遇到許多貴人,包括過去台南特教班同學、老師不斷鼓勵她開口、克服生理障礙,進入南華後,系主任鄭順福對她的鞭策、指導,這些人都幫助她跨出生命中最重要一步。在鄭順福的指導與鼓勵之下,激發出她的創作潛力,透過創意設計展現生命力,榮獲校內外多項設計大獎,也因此有「聽障設計天使」的美譽。她鼓勵身障朋友、學弟妹,不要放棄、要有耐心、努力、腳踏實地,要適時釋放壓力。(李宗祐/嘉義報導)
左起林聰明校長、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毛秀玲和得獎的木椅作品、媽媽、爸爸。李宗祐攝
北市復興高中3年級學生戴子鈞從小有中度聽障,
南投縣埔里基督教醫院附設護理之家院民陳木貴及林富美夫婦,今新郎穿西裝、新娘穿婚紗禮服,在中山女高管弦樂團與親友祝福下,一圓正式結婚的夢想。(記者謝介裕攝)
2016-11-21
〔記者林彥彤/台北報導〕聽奧羽球選手杜玟萱一出生即罹患雙側小耳症,不僅聽力有問題,還有千度近視,且天生平衡感不佳,練球經常面臨失敗、被孤立的窘境;不過她始終沒放棄,去年終於獲得第一屆世界聽障青少年羽球錦標賽女子雙打第二名,昨天出席接受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頒獎,分享時說,她的成功就是來自於她的失敗。
2017-01-01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先天性重度聽障,上課永遠坐在第一排的揚子高中詹景崴,靠著當志工建立自信,通過教育部特殊選才計畫錄取清華大學,成為該校第一個特殊選才的應屆大學生。
記者陳以嘉、陶沛倫/綜合報導
繼續要帶您看一個聽障的孩子,不但考上北一女、台大,最後還圓夢當了籃球國手與甜點師傅的故事。她是劉凡真,出生在嘉義竹崎,從小聽力障礙的她,奇怪口音常常被同學嘲笑,但她不服輸,還是用優異的成績證明了自己。
2016-11-21
〔記者林彥彤/台北報導〕聽奧羽球選手杜玟萱一出生即罹患雙側小耳症,不僅聽力有問題,還有千度近視,且天生平衡感不佳,練球經常面臨失敗、被孤立的窘境;不過她始終沒放棄,去年終於獲得第一屆世界聽障青少年羽球錦標賽女子雙打第二名,昨天出席接受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頒獎,分享時說,她的成功就是來自於她的失敗。
2016-11-30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去年在亞太聽障運動奪得雙銅的台灣泳將潘政,今年錄取屏東縣體育專任教師考試,分配到萬巒國中當游泳教練,潘政把游泳技巧與科學系統訓練帶回家鄉,讓萬巒國中在剛落幕的縣運游泳項目中大放異彩,「小蛙王」陳有䓌更拿下蛙式三面金牌。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95525
記者陳以嘉、陶沛倫/綜合報導
2016-11-03 14:31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東專科學校高職部室內空間設計科三年級女學生黃念凡突破聽障,潛心學習木工有成,在今年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中,奪得家具木工職類金牌。
2016-11-04
〔記者周敏鴻/楊梅報導〕楊梅區永平工商餐飲科學生溫啟宏,有先天性重度聽障,從國中起學習烹飪課程,原因是烹飪過程不太需要與人說話,他專注烹飪,勤練一身好手藝,十月底參加全國身心障礙者西餐烹調職類競賽,在混齡的十位參賽者中,以最年輕的十六歲年紀榮獲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