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針對小一的雙語計畫中,還有一個特別的學生,就是來自三年級的聽障生小傑,經過兩個學期的雙語課,老師跟媽媽都發現,原本溝通比較困難的他進步很大。
課堂上這個專心投入,勇於表現的,其實是現在已經三年級的小傑。透過以前一年級帶過他的導師介紹,讓他一起參與一年級的雙語繪本閱讀計畫。看小傑能夠好好的將繪本上的字唸出來,媽媽很欣慰。因為小傑發現聽不到已經3歲了,到了5歲,家人終於決定讓他開人工電子耳。
聽障生小傑媽媽:我覺得真的是從他開頻之後,然後陸陸續續調整了快半年,他真的聽到了比較像我們這樣正常的音頻的時候,我覺得他才真正的開始,在學習所謂的聲音跟語言。
5歲才開始認識聲音,對家長跟孩子來說,都很辛苦。
聽障生小傑媽媽:這過程中我們很挫折,因為很多人都會跟我們說他太慢了,以前在學習的時候因為聽不到,雖然戴了助聽器,可是因為有太多的字卡跟考試,其實讓他很排斥學習,有一段時間他是有嚇到的。
一直到上學期,開始加入雙語繪本閱讀計畫。而這學期開始,老師甚至為了小傑手語跟口語的發展,特地幫他在課後進行一對一教學。
手語雙語繪本閱讀計畫共同主持人 劉秀丹:從他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他很開心有人願意傾聽他、有人願意聽他表達,然後跟他作互動。
回到原本的三年級,小傑在課堂上的表現,就沒有那麼投入。
老師 胡小玲:他可能就是跟人家溝通比較不良,他覺得他聽不太清楚,他也不會說想要仔細聽,可是她(護士阿姨)說他現在跟她溝通起來,變得也比較順暢。
現在小傑比較敢溝通了,因為有了雙語課的經驗,他知道說不清楚可以用比的,用肢體動作表達。
聽障生小傑媽媽:我第一次發現他可以讀完9成的繪本內容,(以前不行嗎?) 不行!有一段時間其實我們還蠻擔心說,他學了手語之後就不想學講話,可是我覺得現在看起來,他是到了這個環境就知道要比手語,回到我們家,平常我們沒在比手語,所以他就會試著、很努力的想要去把他腦海裡的東西跟我作表達,但是這是他以前沒有過的啦。
手語老師 馬加生:聽障生以前可能沒有接觸過手語,會覺得有點排斥、不想學,覺得沒有必要學手語,但是我上台教他們,慢慢的時間久了他們就發現到手語很有趣,所以我教聽障生,也順便教一般的孩子讓他們也會手語,漸漸的一般孩子就跟聽障生變成了好朋友。
在這個實驗性的計畫中,其實連結了很多資源。
手語雙語繪本閱讀計畫共同主持人 劉秀丹:愛的書庫跟新竹物流合作,免費運送到各個國小,我們就利用這樣的資源,讓小朋友可以人手一本繪本,在下課的時候,我們鼓勵他們獨立閱讀。
台中市南區和平國小校長 蘇仁彥:前年得到教育部的閱讀磐石獎,所以家長會在閱讀推動這個部分,有提供很大的經費的資助,包括摸彩的部分,還有圖書禮券提供的部分,還有新書的提供。
透過校長、老師、家長,還有許多志工的幫忙,創造了雙語的環境,讓聾孩子能夠放心的溝通,平等的學習;而聽孩子也一起進步,多學一種語言,有了更多的包容與溫暖。
記者歐姵君 陳保羅 台中報導
目前分類:國內無聲-時事 (4571)
- Jun 06 Fri 2014 16:31
雙語學習 打開聽障生溝通大門
- Jun 06 Fri 2014 16:25
聾人盲人合體飆戲:文化部無障礙文學劇場首部曲 《我帶你遊山玩水》首演
|
- May 27 Tue 2014 15:05
簡訊解決金融服務 銀行公會也認同
信用卡出問題或者是對銀行業務有疑問,民眾會打電話給客服,但是對於無法講電話的聽障朋友來說卻很困難,銀行公會表示目前正在跟各大銀行溝通,將朝向各家各自推出簡訊專線,銀行公會也推出了手機簡訊專線0963-939-011,來提供聽障朋友諮詢或者是申訴。
聽障朋友 陳立育:想要申請信用卡的預借現金的密碼,銀行有規定要打電話過去申請,才可以拿到密碼,但是我不能講電話,所以請同事幫忙打電話詢問銀行,銀行說要本人親自打電話才可以,不能委託別人。
陳立育比出聽障者在碰到申辦信用卡業務的困難,希望未來能改由簡訊申辦,對此銀行公會也認同。
銀行公會理事長 李紀珠:金融機構應該盡量去提供,包含銀行公會盡量去提供他(聽障者)跟其他一般民眾,一樣能夠享受到的金融服務,所以我覺得提供他(聽障者)這樣的(簡訊)服務本來就是很正常。
聽障朋友 陳立育:我認為聾人可以自己完成,如果找親友幫忙打電話,自己會很不好意思,再來自己有隱私權,找人幫忙會知道我的資料,會尷尬。
不過銀行公會也坦言,因為金融安全考量,還在跟各大銀行溝通中,將朝各家各自推簡訊專線,就能讓聽障者解決像是開卡、掛失等相關金融問題,但是涉及貸款業務還是得要本人親自臨櫃辦理。而在還沒有設立之前,建議聽障朋友可以利用網路來辦理。
銀行公會理事長 李紀珠:確實對於聽障朋友,我們基本上當然會鼓勵大家去用網路,那就不會有這方面的困擾。
而銀行公會也從4月開始推出0963-939-011簡訊專線,只要在金融方面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透過這支簡訊來諮詢或申訴,請聽障朋友多加利用。
- May 27 Tue 2014 14:58
立委籲:導聾、肢障犬入法
2014.05.20 04:34 pm
|
- May 27 Tue 2014 14:19
爸媽聽不見 她當他們的口
2014.05.26 03:08 am
|
- May 27 Tue 2014 14:16
台灣第一個聾劇團編導 汪其楣 把自己「歸零」 就能創造無限
- May 16 Fri 2014 17:47
〈北部〉聽障單親媽 獨力養大3孩子
- May 16 Fri 2014 17:46
聽障夫妻賣花養3女 賣不完睡地下道
新鮮康乃馨1束束陳列,細心呵護這些花材,地下道裡梁爸爸和梁媽媽,彎著身軀重複著一樣的動作,仔細包裝。
只能做簡單手勢來表達,其實他們都是聽障人士,找工作十分不易,平時靠批花來賣養活3個女兒,母親節前夕沒有大餐,在地下道賣花就是生存之道。
- May 16 Fri 2014 17:43
聽障媽媽的煩惱 盼聽到子女講「我愛你」
- May 16 Fri 2014 17:38
聽障生考會考 注意英文科入場時間
第一次國中教育會考17、18號就要登場,不少聽障國中生也有報考,應考時要注意那些事項呢?來看我們的報導。
想要在國中會考拿高分,台北市明湖國中特教組主任蘇巧玲說,聽障生跟一般生都一樣,一定要努力複習。不過因為聽力關係,蘇主任提醒聽障生應考前如果聽不清楚監考老師的說明,一定要立即反應以免權益受損。
台北市明湖國中特教組主任 蘇巧玲:當天考場老師的說明,有聽不清楚的一定要立即反應,然後可以請老師再說明一次,或者可以請老師在黑板上,用版書的方式來呈現。
而有配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的聽障生,要多準備備用電池,以免臨時輔具沒電了。另外手機千萬不能帶進考場,如果手錶是電子錶記得要調靜音。由於今年是第一次加考英文聽力測驗,有申請免試的聽障生要注意進考場的時間。
台北市明湖國中特教組主任 蘇巧玲:如果你是申請免考英聽測驗的話,英語科的入場時間,就會變成11點再入場,老師一樣會有說明,11點10分才做英語閱讀測驗。
國中會考英文科的考試時間是10點50分,會先考英聽,所以申請不考英聽的聽障生,進考場的時間是11點,千萬不要記錯了。
記者 程修玲 林志堅 台北報導
- May 16 Fri 2014 17:36
聽障雙語教學交流 溝通無國界
- May 10 Sat 2014 21:14
促進身障者就業 立委提案爭取職場支持
【記者蕭文彥台北報導】立法委員楊玉欣於五月七日在立法院請願接待室舉辦「身心障礙者全人發展之就業論壇」座談會,會中邀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衛福部社家署、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專家學者以及肢障、聽障、視障、罕見疾病與精障等三十位身障團體代表,聽取各障別勞工在職場遭遇的困難以及支持人力的需求,作為立法與修法的參考依據。
全盲的視障律師李秉宏與會時表示,視障者使用電腦時,常會因破音字而誤用錯別字,需要校稿人力;有些書籍或文件沒有電子檔,必須錄成錄音檔,需要報讀、掃描與key in的支持人力協助。曾入圍金曲獎的全盲視障歌手王俊傑,身兼音樂公司負責人、詞曲創作演出與教學數職,他指出,創作音樂時,視障者非常需要譜務人員的協助,因為電腦列印出來的樂譜,看不見表情符號,但那即是一首歌的靈魂,若委託其他音樂人幫忙,又涉及智慧財產的外流,希望政府能看到視障音樂創作人的支持人力需要,並予以協助。「呼籲勞動部應重視身障藝文與音樂等工作者的培訓與發展,協助每個障礙個體發揮專長。」
生命勵樂活輔健會秘書長宋立蓉,同時也是小兒麻痺患者,在會中表示,雖然政府有提供就業輔具等『職務再設計』,但現規定須由雇主提出申請,身心障礙員工怕因此被列入『找麻煩的黑名單』,而根本『不敢』麻煩老闆提出申請。加上『職務再設計』除須層層長官簽核,專家評量過程中,會使各單位『處處障礙的辦公室環境』接受檢視及曝光(例如:走道堆滿雜物、事務機器及櫃子阻擋通行順暢、桌椅擺放或雜物阻檔出入口…等),雇主或主管根本不歡迎員工提出『職務再設計』申請,更遑論宣導。
立委楊玉欣表示,目前全台除了台北市「職務再設計」,已開放身障勞工「個人」可提出申請,並提供重度肢體障礙勞工,職場的支持人力協助,中央的作法仍將「職務再設計」視為雇主服務,僅補助給雇主,卻排除身障勞工本人提出申請的權益,嚴重違背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的精神,更造成量身訂做的輪椅、助聽器等就業所需輔具,在員工離職後,常留在雇主處,待數年期限到後,方能報廢,不僅造成國家資源的浪費,亦無法達到排除身障者工作障礙、促進身障者穩定就業的目標。「為此,我已提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33條修法案,要求還給身障勞工主動申請「職務再設計」(含就業所需輔具)等各項職業重建服務的權利,讓勞雇雙方都能提出申請,創造雙贏。」
立委楊玉欣強調,勞雇雙方本就權利不對等,政府若將具有工作能力的身心障礙者,視為國家的人力資源,就應積極發展各項職場支持人力與輔具服務,並且主動提供,作為身心障礙者人力資本的「投資」,而非將身障者視為社會福利依賴者,方可能改變身障勞工的弱勢處境,實現身障者的就業人權。2014/5/7
自立晚報
- May 10 Sat 2014 21:13
身障陪伴者收費 北捷泳池違法
2014.05.09 04:28 am
|
- May 10 Sat 2014 21:07
身心障礙彭玉鳳照顧聽障女兒扛家計
2014.05.10 05:18 pm
|
- May 10 Sat 2014 20:56
克服救援困難 消防署推瘖啞報案系統
- 中央廣播電台/劉品希-2014年05月09日 下午12:11
-
即使無法發聲,遭遇緊急情況時一樣可以用電話報案求救。內政部消防署建置啟用瘖啞人士報案系統,只要以家中電話或各地消防局提供的簡訊特碼發出簡訊求助,相關單位就會在最短時間內趕到現場協助,減少悲劇發生。
內政部消防署指揮中心科長孟憲道9日受訪時表示,為克服瘖啞人士撥打119電話請求救援的困難,消防署目前建置的「瘖啞人士報案系統」包括電話追蹤案發地點及簡訊接收對話報案訊息。
- May 10 Sat 2014 20:35
台灣第一個聾劇團編導 汪其楣 把自己「歸零」 就能創造無限
- May 07 Wed 2014 22:52
兒聽障又面臨喪夫痛 自強媽媽李佳蓉走過憂鬱 樂觀迎接生命的挑戰
- May 07 Wed 2014 22:42
認養越南女孩 藝人林嘉俐樂當媽
2014.04.28 11:59 am
|
- May 07 Wed 2014 22:36
【媽媽的黑心話】徵文揭曉 同志母親勇奪第一
大成報 (2014-05-05 09:04)
【大成報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母親節前一週的週末,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舉辦「媽媽的黑心話」徵文頒獎,現場並邀請18年前出版「不再模範的母親」一書的作者蘇芊玲,新移民媽媽阮氏貞、單親媽媽王君薇、高雄在地婦女運動前輩李佳燕、莊雪華等5人分享自己的黑心話,一致地表達母親的辛苦與情緒,希望社會不要再用刻版的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形象來要求女人當一個媽媽,而是看到每一個媽媽的獨特性,破除對新移民或單親媽媽的標籤,讓母親可以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做自己。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有感於母親節充滿了歌頌母愛的陳腔濫調,這次特別發起一個另類的活動:「媽媽的黑心話」。我們不表揚模範母親,更不徵求小孩感恩母親的文章,而希望從母親的觀點,蒐羅媽媽心中的苦水。本次新知總共收到來自台灣北中南各地的十篇文章,十個媽媽的故事。每位媽媽的身份與處境都不同,有同志媽媽在婚後多年發現自己的性認同,並對孩子出櫃,在文中告訴孩子愛情的重要和愉悅,並且告訴孩子他不希望自己臨死前才告訴孩子「沒有做過OO的遺憾」;聽障媽媽告訴孩子自己是如何辛苦地克服社會的歧視與大環境的不便,活出自己的人生;有媽媽要面對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有媽媽因為跟孩子價值觀落差太大,而頻頻發生衝突;有人夾在母親、媳婦、女兒種種角色之間,充滿了矛盾與挫折。每篇文章各有千秋,經過新知理監事幾番商討,最後評選出前三名與佳作。
3日的「母親節黑心論壇」,邀請不同類型的母親,展開一場宛如媽媽版大腸花論壇的「黑心論壇」,現場「大腸聲」不斷,單親媽媽王君薇率先用「靠腰」回應社會認為單親母親不夠成熟與單親孩子成長壓抑的標籤,在大學擔任教授的莊雪華則是坦承當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緊張,回擊社會認為母親必須沉著應對孩子生病的迷思,家醫科醫師李佳燕則是坦承自己一點也不喜歡看「飛天小女警」的卡通卻得陪著孩子一起看的往事,面對孩子有抱怨有委屈卻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的困境,蘇芊玲則是鼓勵大家還是不要追求當100分的母親,而且直指出歷經30多年台灣托育政策沒有太大進步的現實,阮氏貞則說出新移民媽媽同時又要適應台灣環境,又要適應妻子、媳婦、媽媽的角色,多重角色適應的困難與心酸。
經過昨天的論壇,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呼籲大家認真面對以下的現象,包括對母親節的印象是什麼呢?大家都怎麼過母親節的?通常在母親節來臨前幾週,各家媒體、廣告就會不斷放送感恩母親辛勞的橋段,及歌頌母親的歌曲;學校的美術課會開始叫學生製作禮物送給媽媽,以呼應這個節日;百貨公司更抓緊這個機會主打「愛媽咪商品」,強調花錢購買某些物品送給媽媽,就能讓媽媽開心,而這些商業行為推波助瀾的同時,社會必須認真思考這些就是媽媽需要的嗎?我們不斷歌頌媽媽的辛勞,然後呢?是要放任媽媽繼續辛苦下去,自以為每年感謝她一次就夠了;還是要思考「母親」這個角色特別難以勝任的原因,試圖減少母親的辛苦呢?尤其是政府在托育政策與核電發展對母親的影響是什麼?只要托育政策不改變,政府繼續發展核電,都會讓母親產生不安全感,台灣生育率就不會提升,台灣的母親永遠都會有說不完的黑心話。
- May 07 Wed 2014 22:29
自強媽媽李佳蓉走過憂鬱 樂觀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