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分類:國內無聲-時事 (4571)
- Jul 01 Tue 2014 15:57
無聲奉獻 瘖啞夫妻服務憨兒
- Jun 28 Sat 2014 16:28
找工作還不夠 104轉型代找金主
- Jun 23 Mon 2014 14:22
運動獎金被扣稅 聽障泳士曾紓寧母怒罵
|
- Jun 23 Mon 2014 14:09
聽障友善平權 國美館推手譯導覽
國立台灣美術館從今年4月開始,定期每個月一次,針對館內展覽提供同步手語翻譯的服務,希望能夠讓更多聽障朋友,養成走進美術館的習慣。
國美館導覽志工:陳澄波他也是非常義氣的人,非常為人民發聲的人,代表去(嘉義火車站),結果一去不回。
專業導覽有了同步手語翻譯,把前輩藝術家陳澄波,這幅在1937年畫的"嘉義遊園地"的畫風和所處時代背景解釋的清清楚楚,讓台中啟聰學校美術老師陳詩翰看了,直說收穫很大。
台中啟聰學校美術老師 陳詩翰:把畫家的背景生平做個解釋,發生了什麼事,畫風、特色都講給我們聽,就跟閱讀一樣。
以往國立美術館展覽沒有定期提供手語翻譯服務,所以來看展的聽障朋友,對展出的藝術作品都是一知半解。
台中啟聰學校美術老師 陳詩翰:以前來這裡沒有手譯,只能走馬看花,沒有手語翻譯會看不懂。
要把參與文化藝術的權利還給聽障朋友,不再覺得逛美術館有距離,從今年4月開始,國美館開始定期每個月推出一次手譯服務。
國美館教育推廣組助理研究員 吳麗娟:社會都在講平權,我們覺得聾人除了聽不見之外,他們其實跟一般人是沒有什麼兩樣,所以我們希望說用平權的名義,把逛美術館的權利還給他們。
為了要讓手譯服務更完善,館方正積極培訓多位能夠配合館內導覽的手譯老師,另外也針對看展的聽障朋友建立聯絡網,只要有手譯的導覽就會特別通知,3個月下來已經看到聽障朋友回流來看展。不只如此,國美館還打算藝術向下紮根,擴及到聽障小朋友,因為繪本館藏豐富,只要找到合適的聾老師,將會在兒童繪本區推出手語比故事的服務。
國美館教育推廣組助理研究員 吳麗娟:希望可以找到肢體比較豐富的聾人的手語老師,然後可以來為小孩用身體做表演,用手語作傳述的方式。
從聽障小孩到大人,國美館要打造無障礙的欣賞環境,希望能夠讓聽障朋友養成逛美術館的習慣。
記者 程修玲 邱福財 台中報導
- Jun 23 Mon 2014 14:08
身障就博會謀職 聽障趙明宏當場錄取
2014-06-21 14:35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身心障礙的朋友求職大不易,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上午在成功大學,針對身心障礙朋友舉辦一場大型就博會,75家廠商設攤,提供千名以上職缺;43歲失業3年的聽障朋友趙明宏,抱著辜且一試的心情來求職,態度誠懇,又有相關經驗,當場獲錄取。
- Jun 13 Fri 2014 15:11
有愛無礙 友善APP翻掌尋餐廳
- 中央商情網-2014年06月08日 上午10:38
-
創新台灣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瑞益新竹2014年6月8日電)「沒經歷過行動不方便的人,很難體會殘障人士的不便」,交大助理教授林崇偉想帶奶奶出外吃飯卻找不到合適餐廳,興起發展友善台北好餐廳APP念頭,讓創意做公益,有愛就無礙。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林崇偉號召志同合朋友致力發展「友善台北好餐廳APP」,這群來自國內跨校與跨領域的師生組成團隊,調查大台北500家餐廳,建立龐大資料庫。
- Jun 13 Fri 2014 15:10
同學笑她穿破鞋 小二生不買鞋存妹醫藥費
- Jun 13 Fri 2014 15:04
2014高雄春天藝術節大躍升 觀賞人次逾10萬
- Jun 13 Fri 2014 15:01
弄斷籃框沒賠! 國中生控師扣畢業證書
把學校籃球框弄壞,竟然拿不到畢業證書!新北市一名林同學,今年4月在學校上體育課,看到籃球卡在籃網上,用力一扯卻把籃球框架扯了下來,事後老師說維修費9000元,但林同學是單親家庭,父親收入不穩定,無法負擔維修費,拖了2個月,還因此拿不到畢業證書,但校方表示,並非刻意扣住畢業證書,是班導師認為,家長應該共同教育小孩,才暫時保留畢業證書。
- Jun 13 Fri 2014 14:59
文生中學 把畢冊變平板電腦!
- Jun 13 Fri 2014 14:57
身障者演舞台劇 帶你遊山玩水
- Jun 13 Fri 2014 14:51
〈台北都會〉小二童拚獎學金 籌妹醫藥費
2014-06-10
〔記者陳韋宗/新北報導〕「想要一個書包的願望,有多單純?」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小萱(化名)家境並不好,年幼的妹妹又有先天性重度聽障,小萱努力念書,只為了拿到獎學金,分攤家計,幫妹妹籌措醫藥費;新北市家扶中心與板橋遠東百貨合辦「心願牆」,小萱的願望只是想要一個「書包」,她說:「舊的書包破了,有新書包才可以裝更多書,考試可以考好。」
- Jun 13 Fri 2014 14:49
小萱心疼聽障妹 籌獎學金買電子耳
- Jun 13 Fri 2014 14:47
聽障女與花甲媽 三年同窗情
- Jun 10 Tue 2014 12:46
〈北部〉《想當特教師助人》 國立苑高身障生上彰師大
- Jun 10 Tue 2014 12:21
雙語繪本計畫 小一生進步看得見
在台中南區和平國小,為期一年的雙語繪本閱讀計畫,即將要進入尾聲了,而這個實驗為孩子們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一起去看看!
雙語繪本閱讀上課情形:(去主角的家裡玩得很快樂!)
台上聾老師正在用手語為孩子說故事,一問到問題,每個人都把手舉得高高的,但是卻安安靜靜的不吵不鬧。因為孩子們知道老師聽不到。接著,大哥哥大姐姐上場,來教孩子分析聲音的組成。
雙語繪本閱讀上課情形:(來大聲念出來 相處!) (掌聲鼓勵一下!)
上課氣氛熱烈,這是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語聽力學系,在台中南區和平國小進行的雙語繪本閱讀教學。有手語也有口語,一週3次的課程,深受小朋友喜愛。
雙語繪本閱讀計畫一般生 郭同學:我只喜歡手語課。(你只喜歡手語課,為什麼?) 因為十分可以抽抽樂。
雙語繪本閱讀計畫一般生 王同學:就是認識一些字、然後還有比手語、然後還有很好玩的事情。
透過手語,引起小朋友對閱讀的興趣,班導師也發現,孩子們的語言進步了。課堂上,用一長串句子重新排列組合,也難不倒小朋友。
導師 胡小玲:在字彙、認字方面,都增加的速度非常的快,像我們剛剛看他們重組的部分,有一些我想說剛開始對他們太難了,因為其實大部分的字,我們國語課都還沒有上過,可是他們有辦法重組。
手語雙語繪本閱讀計畫共同主持人 劉秀丹:隨著繪本越來越長,但是他們是非常專注、而且很有耐心,即使故事很長,但是他們在朗讀的過程中,他們是真正很用心去思考文字的意義。
除了國語變好,聾老師也感受到孩子們對另外一種語言「手語」的興趣。
手語老師 馬加生:上課前 我要走進學校,走著走著就碰到班上同學會主動打招呼,用手語比「馬老師早安」。
而這個班上的聽障生小帆,雖然只有聽障輕度,原本就跟同學溝通無礙,現在更會用手語,和聽障者做朋友。
雙語繪本閱讀計畫聽障生 小帆:(學手語對你有什麼幫助嗎?) 可以跟聾人溝通。 (跟誰?) 馬老師。
當每個孩子將手語視為另外一種語言,自然的就會將聽障者,視為使用不同語言的人,而不是當成一種障礙。這個全國第一次,在國小一年級階段進行的手語中文雙語閱讀繪本教學計畫,第一個學期是學手語單字,第二個學期進行繪本閱讀,計畫將在6月中結束,之後會對孩子進行測驗,看看實際的進步狀況。
手語雙語繪本閱讀計畫共同主持人 劉秀丹:我們是希望透過證據,告訴相關的聽障教育決策者,找到證據說,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在台灣落實聽障雙語教育的一個方法跟方向,找到一個著力點。
透過這個計劃,希望找到聽障教育真正能落實聽、聾孩子融合的方向,讓聽障生自我接納、自我認同、也自然的融入社會。
記者歐姵君 陳保羅 台中報導
- Jun 10 Tue 2014 12:17
雙語學習 打開聽障生溝通大門
在這個針對小一的雙語計畫中,還有一個特別的學生,就是來自三年級的聽障生小傑,經過兩個學期的雙語課,老師跟媽媽都發現,原本溝通比較困難的他進步很大。
課堂上這個專心投入,勇於表現的,其實是現在已經三年級的小傑。透過以前一年級帶過他的導師介紹,讓他一起參與一年級的雙語繪本閱讀計畫。看小傑能夠好好的將繪本上的字唸出來,媽媽很欣慰。因為小傑發現聽不到已經3歲了,到了5歲,家人終於決定讓他開人工電子耳。
聽障生小傑媽媽:我覺得真的是從他開頻之後,然後陸陸續續調整了快半年,他真的聽到了比較像我們這樣正常的音頻的時候,我覺得他才真正的開始,在學習所謂的聲音跟語言。
5歲才開始認識聲音,對家長跟孩子來說,都很辛苦。
聽障生小傑媽媽:這過程中我們很挫折,因為很多人都會跟我們說他太慢了,以前在學習的時候因為聽不到,雖然戴了助聽器,可是因為有太多的字卡跟考試,其實讓他很排斥學習,有一段時間他是有嚇到的。
一直到上學期,開始加入雙語繪本閱讀計畫。而這學期開始,老師甚至為了小傑手語跟口語的發展,特地幫他在課後進行一對一教學。
手語雙語繪本閱讀計畫共同主持人 劉秀丹:從他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他很開心有人願意傾聽他、有人願意聽他表達,然後跟他作互動。
回到原本的三年級,小傑在課堂上的表現,就沒有那麼投入。
老師 胡小玲:他可能就是跟人家溝通比較不良,他覺得他聽不太清楚,他也不會說想要仔細聽,可是她(護士阿姨)說他現在跟她溝通起來,變得也比較順暢。
現在小傑比較敢溝通了,因為有了雙語課的經驗,他知道說不清楚可以用比的,用肢體動作表達。
聽障生小傑媽媽:我第一次發現他可以讀完9成的繪本內容,(以前不行嗎?) 不行!有一段時間其實我們還蠻擔心說,他學了手語之後就不想學講話,可是我覺得現在看起來,他是到了這個環境就知道要比手語,回到我們家,平常我們沒在比手語,所以他就會試著、很努力的想要去把他腦海裡的東西跟我作表達,但是這是他以前沒有過的啦。
手語老師 馬加生:聽障生以前可能沒有接觸過手語,會覺得有點排斥、不想學,覺得沒有必要學手語,但是我上台教他們,慢慢的時間久了他們就發現到手語很有趣,所以我教聽障生,也順便教一般的孩子讓他們也會手語,漸漸的一般孩子就跟聽障生變成了好朋友。
在這個實驗性的計畫中,其實連結了很多資源。
手語雙語繪本閱讀計畫共同主持人 劉秀丹:愛的書庫跟新竹物流合作,免費運送到各個國小,我們就利用這樣的資源,讓小朋友可以人手一本繪本,在下課的時候,我們鼓勵他們獨立閱讀。
台中市南區和平國小校長 蘇仁彥:前年得到教育部的閱讀磐石獎,所以家長會在閱讀推動這個部分,有提供很大的經費的資助,包括摸彩的部分,還有圖書禮券提供的部分,還有新書的提供。
透過校長、老師、家長,還有許多志工的幫忙,創造了雙語的環境,讓聾孩子能夠放心的溝通,平等的學習;而聽孩子也一起進步,多學一種語言,有了更多的包容與溫暖。
記者歐姵君 陳保羅 台中報導
- Jun 10 Tue 2014 11:08
失聰更好學 獲馬總統頒志學獎
- Jun 10 Tue 2014 11:02
小太妹斷左掌 退幫派畫出一片天
- Jun 10 Tue 2014 10:59
志工幫忙整修 他們有水洗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