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06-07

記者蔡亞樺/專訪

台北市長柯文哲不論在市府主持記者會或到議會報告,身旁總見到一位手語老師「比手畫腳」流暢翻譯,她就是丁立芬,四十年手語資歷在國內無人能比,投入手語領域因為不甘於「被歧視」,因此開創全國首個手語班,還走進電視螢幕擔任新聞台手語主播,她以手語深入每個社會角落,眼神堅定的丁立芬笑說「打手語真的很有趣」,對手語熱情至今不減。

  • 接觸手語工作將近四十年,丁立芬幫助過許多聽障者。(丁立芬提供)

    接觸手語工作將近四十年,丁立芬幫助過許多聽障者。(丁立芬提供)

  • 丁立芬曾在電視新聞台擔任過手語主播,資歷豐富。(丁立芬提供)

    丁立芬曾在電視新聞台擔任過手語主播,資歷豐富。(丁立芬提供)

  • 喜愛在胸前別著老鼠胸針,因此朋友替丁立芬取了手語名字「兩隻老鼠」。(記者蔡亞樺攝)

    喜愛在胸前別著老鼠胸針,因此朋友替丁立芬取了手語名字「兩隻老鼠」。(記者蔡亞樺攝)

雙語家庭 奠定語言基礎

今年五十八歲的丁立芬,母親是廣東客家人、父親為山東人,從小家庭就是「雙語教學」。丁立芬說,她媽媽是她就讀小學的老師,在學校講國語,一回家跟媽媽說客語,爸爸卻跟她用國語交談。「雙語家庭」為丁立芬奠定語言基礎,成為她在手語翻譯工作的助力。

丁立芬說,手語翻譯生涯印象最深就 是去年市長選舉政見發表會中,幫七十八歲無黨籍候選人趙衍慶翻譯。趙講話有好重的山東腔,「我心中冒出很多OS」,好險她爸爸是山東人,讓她很快就聽懂一字一句。

啟聰學生 讓她想學手語

雙語轉進手語的緣由,丁立芬雙手輕握、面帶淺淺微笑說「二十歲吧,參加社團活動認識啟聰學校的學生,我不會打手語,只能看著這兩個學生一直打手語,被晾在一邊,那時覺得被『歧視』了」。

她從此開始學手語,不懂跑去問學生,等到打手語比較會的時候,丁立芬慢慢協助啟聰學校的學生與他們父母親溝通,也體認到「聾人」小孩與「聽人」父母間有一道「無聲隔牆」。

接觸手語愈深,丁立芬愈喜愛手語,約莫八○年代,丁立芬結識來自美國的語言學家,丁立芬還清楚記得名字「史文漢」,特地來研究台灣的手語。

丁說,在此之前,國內沒人對台灣手語研究過,史文漢找來大專生蒐集詞彙、拼裝句子結構,發現台灣手語相當獨立,與他國的手語完全不同,讓她大開眼界,史文漢對台灣手語有很大的貢獻。

積極推廣 開辦首個手語班

丁立芬指出,推廣大眾認識手語,一九七八年成立台北聾劇團,聾人演員加上少數聽人演員,售票演出後風靡一時,沒多久,她、友人加上三位劇團聾人演員一共五人,開辦全台第一個手語班,教導民眾認識手語,不少人報名學習。

從而丁立芬間接得知手語翻譯員,便在招收聾生的文化、實踐與藝專(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當課堂的手語老師,教授邊上課,丁就在旁立即打手語給聾生看。

只不過,專家級手語老師的丁立芬也有碰釘子的時候,她回憶說,記得大學教授講到一名畫家,因為不如梵谷這類畫家有名氣,因此沒有手語的語言,就要靠紙、筆寫出來。在大專院校工作,丁立芬找到一生的伴侶,她丈夫也是一名聾人。

日聽柯P 即席翻譯不緊張

丁立芬說,打手語四十年,現場即席翻譯沒有緊張感,但「發音」是她最大的罩門,像是柯市長講話就像含滷蛋,說話不清晰,字都連在一起,聽不懂就無法打手語,因此她知道要翻譯柯市長的工作後,天天上網找柯市長的影片,一遍遍聽柯市長聲音,丁笑說,她已經能掌握到柯P講話重點,打手語不是難題。

丁立芬說,現在學手語的人漸漸增多,但整體而言比例仍少,有 時她工作量大,也有所謂職業病,打手語時手指動不停加上長時間站立,指頭與膝蓋關節比較不舒服,回家後得熱敷。因此,她未來想培育更多手語人才,在各領域幫助更多聾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