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4日 14:13 來源:揚子晚報 李超 陳
一個什麼都聽不見的失聰女孩,英語成績卻特別優秀,繼今年6月份以510分的高分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後,20日從英語六級考場走出來後,又連稱“感覺不錯!”這個神奇女孩叫黃鸝,是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大二檔案專業學生,她通過觀察、揣摩別人的“嘴唇”刻苦學習,不僅英語聽力“找到了感覺”,和人日常對話也毫無障礙。唯一困難的是給家人和朋友打電話,通常是先一口氣把話說完,然後通過手機短信交流。
4年級突然告別“有聲世界”
20日,記者在揚州大學瘦西湖校區見到剛從英語六級考場走出來的黃鸝,黃鸝自信地告訴記者,自己不但能通過“讀唇”對中國話,還能進行英語對話哩。在現場,記者和她有了以下這樣一段對話:
記者:考得怎麼樣?
黃鸝:還比較滿意,應該能過!
記者:上大學後成績怎麼樣?
黃鸝:還行吧,拿過國家二等獎學金,1000塊錢哩。
記者:平時怎麼和家裏聯繫?
黃鸝:會發短信,如果事情比較急的話,就直接打電話過去,一口氣說完,然後等他們的短信。
黃鸝1990年出生在南京溧水,媽媽是小學老師,爸爸是公司職員,還有一個姐姐,家庭雖然不算富裕,但日子過得很溫馨。讀四年級時的一堂音樂課上,黃鸝突然間什麼都聽不見了,當天回家後便頭暈、噁心、嘔吐,她哭著喊著:“媽媽,我聽不見你說話呀……”
第二天,心急如焚的父母便把她送到當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原因不明的突發神經性耳聾。為了治病,不到半年的時間,黃鸝的父母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但病情依舊沒有好轉,無奈之下,父母只得給她配了助聽器。休學一個學期後,黃鸝出院了,但她並未轉到特殊教育學校,而是回到了原來的同學中間。黃鸝聽不見了,就通過看書、看老師的“口型”做作業。憑著自己的頑強努力,小學期間,黃鸝每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
考英語聽力老師讀她“聽”
因為失聰,初中開始上的英語課成了黃鸝的“攔路虎”,其中的聽力部分每次都會將她的總成績拖下好幾十分。雖然有助聽器,但由於和人正常的耳朵不一樣,助聽器裏傳出的英語口語全是“嗡嗡”聲,根本聽不清每個單詞。初中的第一次英語聽力測試,20分的題目,她只得了3分,這3分也全是“蒙”出來的。
為了提高英語成績,老師安排英語好的同學和她同桌。每次讀英語時,她就讓同桌把音標用漢語標出來。一邊練,一邊讓同學幫助糾正發音和語調。回到家裏,再跟著姐姐一個一個地學習發音。通過反反復復地聽、讀、練,終於把音標學完了。
儘管百般努力,黃鸝的英語聽力水準還是難以提高。於是初二時,老師專門在英語考試時給她安排一位聽力老師,讓黃鸝根據老師的口型來“看”聽力。在這種“特殊照顧”下,她的英語成績直線上升,原來的弱項竟一躍成了強項。
“特殊考生”屢屢創佳績
中考考英語聽力的時候,學校特地給黃鸝準備了一個“特殊考場”。別人是聽磁帶,她卻是由老師讀題,看嘴唇答題。當時,她兩眼圓睜、一動不動地盯著兩位讀題老師的嘴,身體儘量往前傾,靠近讀題老師……一道題讀完後,她略加思索就在答卷上寫下答案,隨後又重復之前的動作。20多分鐘的聽力考試時間內,黃鸝的上身一直是傾斜的。後來,她順利進入重點中學溧水縣高級中學讀書。
高中的英語課內容多了,難度也提高了,黃鸝一時看不懂新老師的“嘴型”。但她打破心理障礙,憑藉頑強的毅力勤奮學習,高三英語口語會考中取得了全班最高分。高考時,無法再像中考考聽力時那樣“開小灶”,經各方面努力,黃鸝先考出筆試題,再按85%比例測算出聽力分數,最終黃鸝高考英語考了133分,並以578分的成績考入揚州大學。說到這,黃鸝還不服氣地說:“說實話,我這還是虧了,筆試部分比聽力難多了。”
經過多年的積累,黃鸝現在參加聽力考試已經不一定需要“看口型”,已經有了“感覺”。在今年6月份的英語四級考試中,黃鸝考出了510分,其中聽力憑“感覺”得了110分。黃鸝告訴記者,聾人在國外的大學有很多學習培訓機會,她現在正抓緊學習,準備畢業後出國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