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爾參加「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的台灣代表隊,在第二天的競賽,表現不錯,奪得1金、1銀的好成績。
擔任台灣代表隊技術幹事的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部辦公室科長魏世鑫,今天上午接受中廣新聞網表示:大會今天上午公告第二天的競賽結果,台灣參賽選手表現優異,獲得1金、1銀。今天繼續第三天的比賽。
他說,我們參賽選手李建穎,參加電腦程式設計職類,贏得一面金牌、另一選手張紹能老師父,參加男裝職類,獲得一面銀牌。此外,還有一個優勝獎,大會還在商議,可能遲些公告。魏世鑫科長說,李建穎和張紹能兩位選手,都是聽障,這次能夠拿到獎牌,感到非常的高興,今後他們會繼續努力,也希望能繼續參加國際比賽。
負責這次大會電腦程式設計職類裁判長的我國國際裁判呂芳懌,今天對他們的表現表示肯定。他強調:我國參賽選手真的很爭氣,都能做出有世界水準的作品。在首爾參加「第八屆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的台灣代表隊,在第一天的競賽,即表現突出,一舉勇奪得兩金、兩銀、五銅和一個優勝獎,在首爾發光發熱。
另外,國際殘障人士職業技能奧運會組委會,在比賽期間,在首爾aT中心舉行國際研討會,探討了殘障人士就業促進方案。 研討會的主題是「殘疾、工作以及社會和諧」,有來自各國大學、企業、相關機構的工作人員和普通市民等兩百多人參加。
厄瓜多爾副總統莫雷諾在研討會上發表主旨演說,介紹了厄瓜多爾的殘疾人政策和就業促進方案,以及平等對待殘疾人的各項活動。此外,美國和加拿大代表介紹重症殘疾人就業事例,日本和澳大利亞專家進行了演講。
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奧運會將進行到本月三十日。南韓從第四屆比賽到第七屆比賽,連續第四次摘得了冠軍,本屆比賽設定了獲得五連冠的目標。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28日專電)在南韓首爾市進行的第8屆國際殘障技能競賽,中華台北隊27日在第1天比賽中,一舉囊括2金2銀5銅,繼摘下11金的地主隊南韓之後,暫排名第2。
據主辦單位發布的新聞資料顯示,參賽者進行了藤藝、麵包和糕點製作、烹飪、裁縫、插花、家具木工、網頁設計、工業電子、海報設計、珠寶鑲嵌等共14項技能比賽。中華隊在第1天比賽即摘下2金、2銀、5銅。
2金是由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附設身心障礙關懷中心的邵清立,在藤藝職類奪金;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的葉建志,在西餐烹飪職類奪金。
2銀:國立嘉義大學的黃原博,在網頁設計職類摘銀;社團法人台中縣身心障礙藝文體育推展協會的林哲全,在海報設計職類摘銀。
奪得銅牌的5人是國立鳳山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的張佳恩在家具木工職類、迪卡拉精密科技公司的游振煥在珠寶鑲嵌職類、中華民國花藝設計協會台中市分會的陳阿時在花藝職類、明道大學的黃汶達在蛋糕裝飾職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黃威傑在工業電子職類。
東道主南韓隊在14項技能競賽中,一舉奪下11金。
主辦單位表示,比賽結束後,成績在第二天發表,30日閉幕頒獎。
這項國際殘障技能競賽每4年舉行1次,本屆競賽26日開幕,27日至29日在首爾良才洞的農水產物流通中心進行。1000928
我殘技隊發揮潛能 弱勢族群需加關懷
中華代表隊在首爾參加「第8屆國際展能節殘障技能競賽」,共有五十七國、四百五十名選手參賽,我國選手二十三人,人數雖不及南韓和日本,但我國代表隊表現令人刮目相看,總排名拿下團體第二名。(王長偉 首爾報導)
擔任我國代表隊團長的中華民國展能協會理事長劉慰慈,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中華隊的突出表現,令人非常驚訝,因為,參賽選手只有二十三名,總成績能夠贏得6金、7銀、5銅和4個特別獎,在參賽國家中,排名是第二位,實屬不易,也是歷屆參賽成績最好的一次。
劉慰慈理事長當天接受中廣新聞網訪問時說:
他進一步說:到首爾參加比賽前,沒有想到能贏得這樣好的成績,因為,中華隊每一項目(職類)參賽選手只有一位,而地主南韓和日本的參賽選手,每一項目有兩位選手參賽,相比之下,中華隊實際上是超越了南韓和日本。
他並強調:中華隊今天能有這樣好的成績,政府和相關機構的大力培育,訓練和他們本身的努力,是一大因素之外,手語老師等各方人士的關懷和教導以及支持,也是創下佳績的最大後盾力量。
中華民國展能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重輝表示:中華隊此次參加比賽,獲得了傑出的成績,可以說出類拔卒,這個成功得來不易,對我國選手的表現,給予讚賞和肯定。
李重輝榮譽理事長接受記者訪問時說:
尤其經過這次參賽,五十多個國家清楚的看到,政府對弱勢族群的培育、教導、可以讓他們在職位和崗位上,有如此好的表現,相信可以影響到類似弱勢族群,在未來能夠選擇一個很正確的方向。
他最後強調,事實上,他們要的不是「服務」而是「協助」和「支持」,所以,政府和社會今後更應繼續支持他們,在潛能上的發揮。
此次活動由南韓雇傭勞動部和首爾市政府聯合主辦,主題為「面向世界不斷挑戰自我」,分別在首爾aT中心和奧林匹克公園舉行。
國際殘疾人技能奧運會,是為了紀念聯合國制定的「國際殘疾人日」而舉行的國際比賽,每四年舉辦一次,旨在提高殘疾人的職業技能、促進就業、改變人們對殘疾人職業能力的消極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