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萍、陳文正/桃園報導﹞桃園縣轄的聾啞人才約 6000 人,不過桃園聾啞福利協進會估算,全縣懂得用手語跟聽障朋友溝通的一般人不到 100 人,連協會的 6 名專業手語翻譯人員也都是兼職的,顯然手語翻譯員人才嚴重不足。社會局指出,目前縣府各單位沒有配置手語翻譯人員,但有需求者可向聲暉協進會提出申請,每個月在 8 小時內都可免費服務。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來自:民視新聞
陳乃瑛 陳東清高雄市報導)(96/01/22)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聲教室裡志工老師(右)拿著道具教數學,和阿公、阿嬤比手劃腳。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采韻/台北報導】
  鋼琴家波哥雷里奇在世界樂壇,以不遵守常規為名,時常臨時取消音樂會、更改曲目。不過,這位令各國經紀人膽顫心驚的音樂家,對於台灣卻是出奇的友善,他在前年底來台大啖美食之後,今年主動提出訪台意願,而且計畫待上3個禮拜之久:「我希望好好了解台灣。」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聽障.語障及多重障礙朋友們:聽語障礙雖口不能語.耳不能聽,難於口語向社會表達意見及想法,社會視以聽語障『第二等公民』;不過,更有明顯是聽障者與天生聾者兩者溝通更有差異,聽障者大多於口語辱讀做溝通的主流,少用於手語溝通方式,相反的,天生聾者大多於手語比劃做溝通的主流,無法能力口語的溝通,有時候聽障者輕蔑天生聾者,也有時天生聾者輕蔑聽障者,誰是落實輸家變成『第三等公民』可恥!我為了兩者製造解決恢復和平一視同仁不再輕蔑存在,考慮到幫助聽障者及天生聾者溝通是很重要,唯一辦法是從最基本的溝通還是『手語』,讓兩者彼此慢慢拉近建立聽語聾障組織,成立聽語聾障同盟後,向立法院爭取落實完美身心障礙福利!雖然手語是我們(聽語聾障)的重要母語,在外面手語書藉無法學習程式,因手語比劃的方向、表情、動作等等不同的變化,使聽語障及正常人學不來手語,手語書藉圖案本來是死板的,為了考量解決死板的變成活潑化,我親自程式設計多媒體『手語教學光碟片』在視訊上可以學習,一看很好學.很好記的活潑化,幫助聽語障無趣的化成有趣的學習手語,社會上一般人可以趣味學習手語,這麼一來可以幫助障語障及社會上慢慢拉近了。我設計『手語教學光碟片』測試成功,邀請聽障者人士及天生聾者人士展示我設計作品,受人口卑讚佳,這此我把『手語教學光碟片』環境全面重新設計,預估三月底可完成,作品交給『中華民國聾人協會』版權,幫助學習手語...... 聽語障及有心學習手語者,請耐心等候,很快幫你減少一個障礙,多了一個福利............................(心有話要說 之 一)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一個感冒對象是『手語-誰是龍頭』,曾參加特教單位舉辦相關手語研究,有不少爭競搶『手語-誰是龍頭』權勢的問題;雖然時代更新進步新的名詞增加不少,隨著新增手語名詞比劃,提供全台灣統一手語溝通表達;據聞知『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先前曾『大專聾友成立研究手語』,研究手語目的北.中.南的手語為了統一手語溝通,邀請北.中.南資深聾人朋友組織共同研究手語發展而來的,現在大致上手語名詞比劃很相似,很少部份無阻手語溝通。最近幾年來教育部特教單位表示為建立新的手語培訓新生代,有發現不少的名詞未見的手語,經發現完全特教單位獨立自創的手語,阻礙北.中.南的手語溝橋相當等於謀殺上一代聽障的生存類似,為什麼特教單位憑什麼權勢手語龍頭代表,而不如特教單位把改變中國五千年代代相傳翻新革命的新語潮流呢?聾人是手語的版權的,不應該干涉聾人的版權改變;聾人是手語的自創,不應該由特教單位的模仿第二者自創手語;雖然目前未成立聽障同盟無法能力爭取(聽障缺乏資訊進展較慢),現在手語龍頭是特教單位優勢(因為教育部提供金錢多.人力大),聽說特教單位研究新的手語發展為樂,對我們聾人來說真是命運大浩為悲!雖然我對特教有一個感恩,謝謝特教單位幫助一些障礙補缺的服務,但....如果特教單位繼續手語自創的話,將屆聽障同盟成立後爭取打敗特教單位,這種手語自創經費前功無勞,而浪費人力及人民稅的金錢,不值得代價的付出!!.....我是聽障者,受了十二年正常教育有缺陷經驗心得.....我也為了爭取減少一個障礙,多一個福利的目的!!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殘障特考各種障礙類有限於不能報考的嚴重抗議問題,其中聽力損失在九十分貝以上及視力在○.一度以下不能報考(本人聽障聽力一百一十五分貝以上,不代表耳聾,能與聽人口語溝通),首先我有疑惑的事,那一個醫生規定九十分貝以上表示耳聾無法適度生活能力,不合於訂下規定的,雖然頭痛頭醫,腳痛腳醫,天下有誰真正聾人醫生體會了解聽醫呢?大乎是聽人專科醫抱頭書腳醫學論口頭憚無根據罷了,類似國小教學自然科『剖解青蛙』,剖刀劃一橫時候,如何判斷青蛙被剖時痛苦還是快樂!如果一般常識認為是痛苦的話,不見得這種青蛙會感謝得了升國快樂過度。(無法下定論)我個人經驗而言,其實上無論聾人.聽障.語障等等不是來『分貝』高低而定論,所謂『分貝』聲音頻度音量大小所稱,分貝愈高表示聽到聲音愈小,反之分貝愈低表示聽到聲音敏感,分貝配合『助聽器』調整可以解決,不表示評下聽障極重度算是聾人,那如何判斷聾人.聽障的分別,堅持肯定是『辯識聲音』,所謂『辯識聲音』對方發出聲音傳入耳裡聽到什麼樣的聲音簡稱,一般人聽力正常而言,任何聲音有高頻.中頻.低頻能辯識功能,(例如:發聲『壁虎』.聽到是『壁虎』),聽障輕度而言,三種頻音有點降低,講話時有時不清楚的字,(例如:發聲『壁虎』.聽到是『屁股』),聽障中.重度來話,高頻音可能失去功能,但中頻音及低頻音仍有存生的功能,與人溝通可以勉強,和聽障輕度類似的,只要專注集中聽覺上不難問題;但聾人分有二種制度,一種是『天生遺傳基因』的緣故,太概知道遺傳無法改變事實的,另一種是『失去辯識功能』無法判斷聲音辯別什麼字型,(例如:發聲『壁虎』.聽到是『拍拍』;發聲『大家好』.聽到是『拍拍拍』;再者發聲『喂!好久不見』.聽到是『拍!拍拍拍拍』〔拍字不一定看每個人聽力不同的聲音而定〕),很明顯耳裡有耳蝸牛功能破壞,無法辯別聲音,也算是後天的聾人;(以上我與一百多位認識不同聽障朋友及聾人朋友交流經驗,探討聽力問題研討心得而發)接下來,殘障特考限於聽力損失在九十分貝以上不能報考事情,實在非常可惡,去年曾參加向考選部要求規定『聽力損失在九十分貝以上及視力在○.一度以下不能報考』應於廢除,考選部某單位機關長官表示『原則上沒有限制,應於廢除...』,原本聽障聾人是一種好消息,大家開始規劃讀書準備參加殘障特考,誰預料今年一月就公布殘障特考根本沒有廢除限於聽力及視力損失限制,傳入聽障聾人耳裡表示失望轉變抱怨氣恨,一大半的人數放棄殘障特考(其中一百多位朋友在內);根據所知,考選部人員表示聽障工作無法勝度,必要性規定聽力損失九十分貝以上,明顯輕視聽障及聾人存在,恐有侵犯身心障礙違反輕視激動遊行抗議,另外一個更不公平理由是殘障特考各類殘障實力有差異,民國八十五年七月份首屆殘障特考綜合各類殘障,結果錄取率,肢障較優勢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聽障只有一個人錄取,公平標準何在!原本想成立聽障同盟向考選部爭取依照各類身心障礙人數及錄取率比例相同,不該綜合障礙一視同仁,以免造成有利有幣不公平的,也許全國不太了解什麼是聾人文化特色,雖然聽人與聾人外表四肢健全沒什麼兩樣,聾人缺乏吸收資訊,無能克勝與聽人一樣好,類以非洲落後國家缺乏資訊,顯然什麼是叫『落後』的標字,是的,考試屬於腦力常識的範圍,恐怕聽人有聽得見較有優勢,遺憾的是聾人無聲呵吶無法傳達社會了解意見及想法....最後二月二日考選部會公告...有沒有限制損失限度,要看聾人的命運(視障也有命運)....另外錄取率有沒有限制比例人數錄率,要看聾人的命運,等二月二日是好的日子.還是壞的日子,這此與一百多個聾人朋友交流苦訴的心聲,我也為爭取減少一個障礙,多一個福利!!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