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頻道(2008-09-10 09:10)
來源:甘肅日報新華網甘肅頻道9月10日消息,在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盲人歌手楊海濤一曲《天域》震撼著許許多多人的心靈;在大型舞蹈《星星,你好》中,聾人舞蹈演員用精彩的表演照亮了北京的夜空。 這場開幕式讓蘭州市盲聾啞學校副校長郭環蓉老師等待已久,因為楊海濤和《星星,你好》中的11個聾兒舞蹈演員都是從蘭州市盲聾啞學校走出去的學生,“看著我們的孩子站在北京殘奧會的舞臺上,展示著自己的魅力,作為一個特教人,我心中的感情真的無法用言語表達。”郭環蓉說。 “既然來了,我就要留下來”1979年,剛剛高中畢業的郭環蓉被分到西固區最偏遠的八盤小學任教,17年間,她從一名教育戰線上的新兵歷練成了學區教學骨幹。1996年,她申請調到了蘭州市盲聾啞學校。 她永遠不會忘記初到這所學校時的情景:這裏聽不到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那些原本優美的課文從聾孩子們嘴裏發出時是怪異、刺耳的尖叫,還有那些在黑暗中艱難摸索的盲孩子的身影,這一切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 剛到這裏,郭環蓉就接到了帶聾二年級語文課兼班主任的任務。這一年,郭環蓉回想起來滿是艱難,手語成了擋在她面前最大的難題。 “所有的教學節奏都慢了下來,很多時候任憑我怎麼重復,學生們仍然不能完全跟上我的進度,好像傳道授業解惑的成就感一下子沒有了。”郭環蓉說。 由于手語不好,郭環蓉和學生交流都成了問題。有一次,班裏兩個學生產生了矛盾,她問了半天也搞不清楚原因,郭環蓉只好帶著他們去找別的老師,借著別人的手語翻譯,這才解決了矛盾。 郭環蓉想過離開這裏去普通學校當一名語文老師,可是這個念頭只在她心中閃了一閃,“既然來了,我不想輕易放棄,我要留下來試一試。” “愛讓我選擇了堅持”初到盲聾啞學校,郭環蓉每天都抱著工具書《中國手語》死記硬背,後來她發現這樣效果並不好。于是,她開始留心身邊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她一邊看別人打手語,一邊在旁邊跟著比劃,漸漸地,她對手語熟悉起來了。 給聾兒上課,教拼音和生字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他們上學以前是不會手語的,需要教會他們像普通話一樣的通用手語。比如教一個簡單‘中’字,要先教會手語怎麼打,然後再教發音;教發音時,先讓他們看我的口型並且模倣,由于這個字涉及舌尖發音,有些孩子沒法掌握要領,我拉著他們的手放在我的脖子上,讓他們感受發音時喉頭的震動,然後再讓他們將手放在自己的喉頭上體會,就是這樣一遍又一遍的重復,才能一點點地接近正確發音。”當響亮的字詞從孩子們嘴裏發出時,郭環蓉找回了從前上課的成就感。 聾孩子們在上學前生活比較封閉,接觸外界事物不多,每當講到一些較難理解的課時,郭環蓉總是想辦法讓孩子們對課程產生興趣。當講到“種子”這一課時,教室裏多了一盆豆子,郭環蓉帶著他們一起發豆芽菜,一起每天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孩子們的“動物”這一課是在動物園裏完成的,郭環蓉打著手語給孩子們細細講解每一種動物。 有一次,一個寄宿的孩子在操場上看到郭環蓉,跑過來就塞給她一個蘋果,這是孩子的父母周末看他時帶來的,他把蘋果送給了他喜歡的郭老師。“這些點點滴滴的小細節讓我深深感動,我開始愛上了這些身體殘疾但卻心地善良的孩子們,是這份愛讓我選擇了堅持下去。” “用愛帶著你去幸福的彼岸”到盲聾啞學校13年,郭環蓉的角色不斷變換,從聾生的班主任到教務處幹事、辦公室主任。2003年,她擔任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後比以前更忙了,有時候整夜都需要在學校值班。她說:“選擇了特教,就等于把半個家安在了學校。”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她辦公室的櫃子裏裝著一年四季的衣服、被褥還有生活用品,每到值班日,郭環蓉就支起鋼絲床睡在辦公室。 從事特教管理工作,郭環蓉深知學校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特色非常重要,她率先在學校開展了教學研究,在學校開展的10個教育科研課題中,她親自負責3個教研課題的運行,其中包括國家級課題。 在她負責的“聾兒職業能力培養”課題研究過程中,為了讓更多的殘疾孩子走入大學,學校在培養職業能力的同時,更加重視加強有升學意向的學生的文化課,近幾年來,學校的中專畢業生參加部分高校殘疾人單考單招考試的升學率年年攀升。今年,學校有11名有著各種特長的學生被大學錄取,升學率高達78%。 在全國的特殊教育領域,一旦提起蘭州市盲聾啞學校的藝術教育,同行們都會豎起大拇指。2001年,該校在文化部、民政部等五部委舉辦的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中榮獲“愛心獎”;2004年,該校學生排演的節目在第四屆全國盲、聾、培智學校學生藝術匯演中獲戲劇小品類特等獎、聲樂類一等獎等多項榮譽……這一切,都與郭環蓉多年來的不懈努力緊緊相連。 “她把愛無私地給予了學生,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特教事業中。”校黨總支書記、副校長馮萍英給了郭環蓉這樣的評價。 郭環蓉卻說:“特殊教育是一份需要大愛的事業,我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有了我們整個特教隊伍,才能夠匯聚成大愛,帶著殘疾孩子走向幸福的彼岸。”(記者 李欣瑤) 編輯:王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