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聽障奧運,被稱為「亞洲第一次,臺灣的驕傲」,各種造勢活動和文宣撲向民眾。我因此天天看到聽奧的訊息,可是,我仍然不知道:一,臺北為什麼要辦聽奧;二,聽奧為什麼會在臺北舉行(而不是在別國的城市);三,辦完聽奧之後,臺北還會有什麼跟聽障有關的政策或活動?
我會問出上面這些問題,是因為我重視「聽障奧運」的「聽障」兩字(而不是「奧運」兩字)。我理解的「聽障」是一種「聽障文化」,是有連續性的:臺灣本來就有聽障人口,以前當然有,以後也會有。我問臺北為什麼要辦聽奧,是想知道臺北真的很關心「聽障文化」嗎?(聽障者在臺北有工作權的保障嗎?被尊重還是被歧視、漠視?他們和家人朋友的互動如何?──這些都是聽障文化的幾個切面)。或者,講白一點,是不是只要是跟各種奧運有關的生意,臺北就要去爭取?
我問聽奧為什麼會在臺北舉行,是想知道臺北比別國的城市強在哪裡:臺北的聽障文化特別豐富嗎?還是臺灣的聽障選手很傑出?(我印象是如此)還是臺北的運動場地比較好?(主辦單位是這樣說──但,場地好,跟聽障文化有何關係?)我問辦完聽奧之後,臺北還會關心聽障嗎?──但,我只知運動場地會永續使用;至於對聽障的關心會不會永續,就不得而知了。
我上網發現,主辦單位似乎有心關心聽障人士:「臺北市從今年七月起,為臺北出生的小孩做聽力檢驗,每人花費六百元。」「臺北也設立聽障人士話務中心……,聽奧會結束後會繼續保留,長期為聽障人士提供服務。」而「硬體及軟體設施總開支約五十億元」。主辦單位動員民眾到現場加油,出席各種聲光華麗的歌舞表演──可是,這個「國際」盛會是否讓一般民眾多多認識國內外的聽障文化(以及其他身心障礙者的文化),並從外國學到更體貼聽障人士的經驗談?如果沒有把焦點放在國內外的聽障文化上,大家豈不只是要狂歡一場而已?
顯然,主辦單位更關心另一種連續性(而不是「聽障文化」的過去/現在/未來的連續性):如何持續地「行銷」臺北。現在辦聽奧,是行銷臺北的一個中途站;將來還要辦別的大型活動,做為行銷臺北的下一個里程碑──將來還要把鎂光燈打在聽障上頭嗎?大家都可以猜到答案。
「聽障奧運」就是「聽障」和「奧運」兩個詞的結合,前者是主流社會不大關心的邊緣族群,後者是主流社會的金雞母。後者是臺北提升國際舞臺兢爭力的槓桿,無可厚非;前者是替後者背書的支點,卻讓人擔心它在盛會之後就要坐冷板凳。邊緣和主流大可以合作,但這一回的合作恐怕勉強。
(作者為美國康州大學外文系駐校助理教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