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0日 04:10中國時報 林宏聰

透過電子耳將聲音轉換成電刺激,重度聽障者也可以重新聽到聲音。(林宏聰攝)

透過電子耳將聲音轉換成電刺激,重度聽障者也可以重新聽到聲音。(林宏聰攝)

 

重度聽障者藉由裝設電子耳,利用人工電極刺激便能重新聽到聲音,但因器材費用高,目前政府補助多以兒童為主,成人自費裝電子耳僅2、3成。

 

醫師黃仲鋒指出,1961年發明人工電子耳後,至今技術已相當純熟,只要在耳後方開3、4公分傷口,將電極束植入耳蝸,外部麥克風收到聲音後轉為電刺激,經由聽神經傳至腦幹和大腦,病患便能聽到聲音。

 

他表示,因為電子耳相當精細、聲音處理也需要高度技術,所以直到現在價格仍偏高,光是手術費用就要7、8萬元,儘管去年10月健保全面給付植入手術費,但人工電子耳器材費用高達75至85萬元,還是讓許多人望之卻步。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約2000多人裝置人工電子耳,因縣市政府的補助僅針對低收入、中低收入戶,且以兒童優先,因此台灣成人自費裝設只有2、3成,對比國外裝電子耳病患中成人超過一半,國內成人裝電子耳比例明顯偏低。

 

曾在銀行工作的李忠慧,20幾歲懷孕時不明原因聽力受損,戴了10年助聽器,最後連電話都聽不到,嚴重影響工作只好提前退休;幾年前她聽力退化到完全聽不見,退休金全拿來裝電子耳,從此與人溝通無障礙,彷彿重獲新生。

 

喜歡唱歌的朱女士神經性聽力受損,參加合唱團時逐漸聽不到老師說話,即使戴著助聽器也聽不到高頻率的樂音,去年自費裝設人工電子耳後,不僅一般生活對話沒問題,她還能重新回到合唱團唱歌,欣賞女高音優美的嗓音。

 

黃仲鋒建議,聽力受損程度75分貝以上,且配戴助聽器效果仍不彰的病患,即可考慮裝人工電子耳,高雄長庚至今做170例,只有2位病患出現硬體故障、傷口血腫而需要重新開刀植入,技術可說是相當成熟。

 

聽力師王培霖說,電子耳要保持乾燥,病患洗澡、洗頭一定要拿掉,每天將電子耳放防潮箱除溼,劇烈運動、震動盡量避免,也別搭雲霄飛車,小朋友溜滑梯、穿脫毛衣產生靜電,偶爾會造成處理器故障,送回醫院調整即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