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失聰嘈到拆天

2009-04-06





【明報專訊】健康專線——耳鼻喉科﹕顧名思義,與這三個器官相關的疾病,即為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的診治範疇。

突然失聰患者的世界,並不是寂靜一片,無論身處嘈雜的環境,還是寧靜的空間,24小時都充斥不同的聲音,耳根無法清靜。

患上突然失聰,不是人人都可以痊癒。要回復聽力,過來人及醫生的忠告都是不應拖延,必須立即診治,把握治療良機。

「一般人不明白我們的處境,以為失聰後我們什麼都聽不見。」30多歲的曉芬(化名)在電話的另一端說,好像有點氣。

去年夏日的一天,她的左耳突然聽不見。發病那天,聽東西就像洗澡水進了耳朵裏那般。曉芬被診斷患上中度至嚴重弱聽,而且屬神經性的突然失聰——內耳負責感應聲波的聽覺毛細胞因不明原因受損。自此她的生活完全改變,無論身處嘈吵還是寧靜的環境,都被不同的「聲音」包圍。


噪音包圍 似收音機未校好



在寧靜的空間中,患耳會「發出」像調校收音機般的煩人聲響,那就是耳鳴。情就像左右耳各有兩台收音機,患耳那邊正調校AM頻道,不斷發出時而低沉時而尖銳的聲響;但沒事的好耳,則已調校好FM頻道,清晰且穩定。兩邊耳朵所「聽」到的聲音落差太大,令她痛苦得很。

在嘈吵的地方更糟糕,四面八方而來的聲音進了患耳後,都變成雜亂無章的噪音。一般人的聽覺會刻意壓抑嘈雜環境下無關重要的低頻率人聲耳語,但曉芬的患耳卻失去這項功能。若突然有人在她的患耳旁尖叫,又或有大貨車在她身邊駛過,患耳甚至會感到痛楚。

到郊外走走,原本對她的病情較佳,只是香港太吵了,從家裏坐車到郊外,患耳沿途不停地接收噪音。坐港鐵東鐵線,幸好還有頭等車廂,絲絨座椅及地氈都能吸音;但坐普通等便慘了,不鏽鋼座椅與硬地板把聲音反彈來又反彈去,再傳進患耳裏,令她苦不堪言。

曉芬先接受口服類固醇藥物,在病發後十天又接受類固醇注射——直接把類固醇注射到中耳,再滲進內耳,期望能挽救內裏受損的聽覺毛細胞的功能,但現在患耳的聽力,只及正常的六成。


用力聆聽 如打了一場拳賽



一般人從來不會因為要用心聽而感到疲累,但對於曉芬來說,就算佩戴了助聽器,也要「用力」去聽,時間一長,往往感到非常疲倦,「就像打了一場拳賽一樣累」。

她的主診醫生已明言,沒有什麼治療方法可以再運用,對他們來說,病人就算不是百分百回復聽力,只要有進展,也該能應付日常生活,並能重返工作崗位。曉芬的一個朋友跟她患上相同的病,只是對方上班時毋須依賴聽覺,現在已如常工作。曉芬的工作雖然屬文職,但由於要在寫字樓及街外兩邊走,而她現時仍未能長時間身處嘈吵的環境中,故暫時還在請病假。

為了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現在她的生活規律得很﹕天天早起,一大早便練習氣功與冥想,星期一、三、五到中醫那裏針灸,星期二、四、六練習瑜伽,每晚定時十時許就寢。

由於一般人對這個病知道得太少,曉芬給眾人的忠告是﹕一旦發現聽力突然下降,必須立即就醫,把握病發後最初兩星期的治療良機。

文﹕姜素婷
編輯:賴宇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